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锂离子电池中针状结构(即树突和枝晶)生长的根本原因,此种结构有时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短路、故障甚至起火。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departmentofenergy'spacificnorthwestnationallaboratory,pnnl)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电池电解质(使电池发生关键化学反应的液体材料)中某些化合物促进了树突和枝晶的生长。研究小组希望该发现可以促进新方法的研发,最终通过控制电池成分组织树突和枝晶的生长。树突是一种微小、坚硬的树状结构,会在锂电池中生长,其针状突起的部分称为枝晶。两种东西都会造成巨大伤害,能够穿透电池内部的隔膜,就像杂草可以穿透水泥露台或铺好的道路一样。而且,此类物质还会增加电解质与锂之间的不良反应,加速电池失效。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比常用的锂离子电池更高,不过,树突和枝晶的存在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普及。pnnl团队发现,锂金属电池中的枝晶源于“sei”膜(固态电解质中间相),即阳极固态锂表面与液态电解质之间的薄膜。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枝晶生长的罪魁祸首:碳酸乙烯。碳酸乙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溶剂,可添加到电解质中以提高电池性能。结果证明,正是碳酸乙烯让电池容易损坏。研究人员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