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教学还是泄露隐私,AI进校园边界在哪里?





2019-10-2411:17前不久,人脸识别类技术进校园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此类人工智能(ai)技术除了应用于校园门禁控制、学生考勤管理,还能全程监控课堂,就连学生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随着ai时代的来临,ai技术在为教学提供辅助、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确保学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公共数据采集与个人隐私保护、使用目的的正当性、数据泄露风险等争议,ai技术进校园,边界究竟在哪儿?变化:人脸识别“潜入”校园新学期伊始,中国药科大学的学生们发现,熟悉的校园出现了新的改变——校门口、宿舍和图书馆都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对此,学生们的接受度还挺高。不少学生认为,门禁识别准确、速度快,不用再担心忘记带校园卡,确实比较方便。而且采集了学生出入宿舍、图书馆等信息的系统,还能帮助学校统计学生的回寝时间、晚归次数等,提高了宿舍的安全性。而在学校的教室里,也在尝试使用人脸识别系统。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主任许建真说:“之前有的同学点完名就跑掉了或者请别的同学代(点名),但是有了人脸识别就没这个问题了,只要你进教室那一刻起,它就对你全程进行识别。你低头多长时间,你是否在玩手机,你是否在发呆,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