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共享单车,人们一定会记得摩拜和ofo的橙黄大战,从成立之初到如今的天各一方,ofo已经苟延残喘,而摩拜却在进行着换代重生,更为关键的是,在经历过共享单车草莽期的这些品牌,如今都告别了烧钱抢用户的时代,更多的是向加钱收割靠拢,这种两级分化的态势,充分说明了共享单车对于用户短途出行的重要性。尤其是摩拜,自从卖给美团之后,就备受业界的关注,最近,美团单车北京地区再次执行新的计费规则,30分钟之内收取1.5元,超出30分钟,每30分钟收费1.5元。在此之前,美团单车北京用户骑行15分钟收费1元,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当然了,对于共享单车的加价也不是美团单车一家,今年4月,哈啰、小蓝单车陆续宣布调整北京地区的计费规则。哈啰单车从4月15日起实行新的计费规则,每15分钟1元。小蓝单车计费标准为:起步价1元/15分钟,时长费为0.5元/15分钟,不过,此次美团单车的再次涨价,可以说让美团单车成为了当下共享单车涨价的风向标,这与美团此时的处境以及美团对于共享单车的运作信心有很大的关系。10月8日,中国互联网公司三甲排位正式变更,美团点评(03690.hk)以超过5%的盘前涨幅达到市值5168亿港元(约合659亿美元),成为继阿里、腾讯之后,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