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企业确实需要用落户留住人才。进的人条件符不符合,这是最根本的,不要限制数量。东莞目前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为1000余万和173万,比例差得太大。
今天解决的问题不是特别多,解决问题不能依靠这种场合,而是要建立长效机制,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光靠这种会,说实话解决不了多少问题,更重要的是服务意识。
———刘志庚
“不能入户,不能解决孩子入学问题,他们就没心思在东莞长期干。”昨日上午,在与民营企业家们的座谈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表示,针对企业人才入户问题,东莞“还是要适当放宽。”
入户、融资、土地最受关注
昨日上午的会议全称是:东莞市50强民营企业及优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暨第六次排忧解难协调会。东莞市副市长邓志广首先介绍了前五次协调会的情况,共计受理民营企业提出的问题80多项,共协调处理事项35个,书面回复企业诉求60多个。
会议气氛在进入第二项议程时变得活跃起来:与会的民营企业代表阐述遇到的困难,政府部门现场回应。由于会前与会企业已经递交了书面材料,担任会议主持的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任新合称,人才入户、融资和土地是企业最为关心的三个问题。
南方物流公司代表说,每年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有三个入户指标,“我们纳税200万、300万也只有三个。”盛和化工公司代表也说,该公司有多个入户指标,但是目前一个都没能落实。“社保要缴满5年,还要资格证书,我们化工企业的工人主要讲操作,哪有什么执业资格证。”
“入户只看条件不限数量”
在东莞市公安局和人事局负责人回应后,刘志庚插话,对于企业人才入户问题,“总体上来说,东莞还是把得过严。”刘志庚称,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以往的决定所致,“以后还是要适当放宽,关键是符合条件就行,有些企业确实需要用落户留住人才。进的人条件符不符合,这是最根本的,不要限制数量。”“一般工人,起码高中以上、在东莞服务三年以上、交了社保、没有不良记录,再加上考虑企业的投资和税收适当放宽,特别是优秀的工人一定要给他们放宽。”刘志庚称,东莞目前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为1000余万和173万,“比例差得太大”。
刘志庚说,很多老的工人根都扎在东莞,“不能入户,不能解决孩子入学问题,他们就没有心思在东莞长期干。”刘志庚承诺,企业入户政策要调整,“有关部门提出来报给市政府,适当放宽。”会场响起一阵掌声。
市民盼“放得更宽”
在昨天的会议上,刘志庚提到入户问题时列举说,目前可以申请入户的:第一,本科以上的,“你有这个学历,应该能进来的”;人事局管的专业人才,劳动局管的企业优秀人才,还有公安局管的一般入户,大概分成这四大类。
刘志庚表态要放宽企业人才入户,“总的来说要放宽,技术人才、骨干留下来对东莞、企业都有好处”。但是,其他新莞人入户东莞是否会进一步放宽呢?
经营便利店的南城市民林先生表示,东莞放宽企业人才入户是好事,但希望能放得更宽,像他这样非企业员工也能入户。市委党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东莞适当放宽企业人才入户有可能松动入户政策,但是仍着眼于“人才”“实际标准仍然不低”。
[ 本帖最后由 我爱公安局 于 2009-12-2411:18 编辑 ]
已将你的建议转户籍研讨。
2009-12-24 11: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