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次在上海南站下车,都看到这家“拿渡”香锅,但一直也不在意。今天带了课题我决定要去看看。夹杂在稀稀拉拉的出站人群中,我径直走向“拿渡”。
这家店被分成两个品牌,一个奶茶铺,一个香锅。看似是一个老板经营的。店内布局很流畅,一排敞开式冷柜,边上连着收银台,收银台后面是厨房。所有餐位以2-4人组合桌为主,动线设计合理。
看到有8位顾客在用餐,除了2位是一起的,其他都是单个。顾客男女比例很对称,说明,这产品男士女士都喜欢。这些客人,年龄结构跨度很大,这个有意思,老少通吃。我站在冷柜前,看着这些麻辣烫的原材料,有些不知所以然。幸好,服务员很主动,“先生,您几位?”我说一位,然后他拿了一个非常大号的不锈钢脸盆出来(我看来无论来几位都是这个型号的脸盆)。我看了看边上在吃的顾客,确定不是麻辣烫以后,我开始点。在不考虑营养搭配的原则下,我点了一些豆制品和蔬菜,刚要继续点肉,服务员问我,蔬菜还需要吗?原来,这里的产品是按品类称重计价的。接下来,分别经历了三次称重,最后再加了一份米饭和王老吉后,一张“毛爷爷”就换回了一个钢镚。
找了个角落坐下。我研究了一下他家的工具包,一双筷子、一张湿巾,一支牙签。这到是简单实用。约莫5-7分钟后,服务员端了好大一口锅出来,相当壮观。掀开锅盖,一股热气夹杂了洋葱的香味飘了过来。几根香菜的翠色点缀着丰富食材搭配的香锅,甚是好看。他家的米饭不错,晶莹剔透,口感软中带韧,入口很好。只是温度低了些(但我一直认为,米饭温度略低一些正好)。第一筷自然是我爱的蟹肉棒。这蟹肉棒已被这酱汁调和的不那么“鲜艳”了。放在嘴里……,我勒个去,怎么这么咸?我猛吸一口王老吉,尝试着再找了块土豆尝尝。乖乖,真的咸。我鼓起勇气呼叫了服务员。在听我描述完后,她很平静的说,“太咸,我让他们给你“去盐”吧”!这是我第一次在餐饮店听到如此专业的名词---“去盐”。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看着她把整锅食物端走。在若干分钟后,她给我端了回来,依旧那么一盆。这次也没有明显的色彩变化。我弱弱的问了一下“难道是用水冲掉再烧”?服务员不置可否的微笑让我很没有底。我用筷子夹起一块青笋送到嘴里,那心里的阴影面积还是很大的。嗯,不是那么咸到发苦了。但还是咸。我吃了几口米饭后,留下了大半锅主料,这实在是偏咸,而且无任何鲜味。这种主料先备熟,简单过油后,用酱汁稍作调味快速出品的干锅。少了炙热油温长时间的煸炒,自然没办法和传统香锅媲美。
然,这种产品品类,对客户而言,解决了一人、两人用餐菜品丰富度不足痛点。拥有麻辣烫自选食材优势,和香锅出品展现丰满特点加之锅类产品“锅气”的优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专门店”。这个几个痛点可以更深的挖掘,比如食材自选、现做、香气营销。
哎,失败,这个香锅好像嘉兴也有,反正我是不要吃,呵看你写的又贵又不好吃,口味太重,还是吃清淡的好,健康饮食嘛
我在上海其他地方吃过,感觉还好~可能车站附近的原因吧!
所以咯,不吃
自己都会做,还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