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绿道成了嘉兴市民闲暇时间的好去处,在脚步的行进中,体会绿道旁景观廊、河道、树林、花圃等美景的四季变化。近日“浙江最美绿道”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我市有4条绿道入围。经过近年来生态绿道建设的全力推进,我市的绿道全长已经达到927.34公里。
走绿道成了一种时尚
郁阿姨今年62岁,家住市区绿溪玫瑰园小区,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每天吃过晚饭就会约上同小区的几个老姐妹一起去走绿道。“一般是沿着玉泉路一直往北走,走过嘉兴大桥到拥军路之后往西走,在西南湖东岸有一个小公园,一圈走下来要一个多小时。”郁阿姨坚持走绿道已经一年多了,“几天不走感觉腿脚会痒的。”
近在咫尺的绿道正在改变嘉兴居民的生活方式。像郁阿姨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天气晴好的晚上,南湖区的凌公塘公园绿道、秀洲区的新塍塘绿道等“知名”绿道上必定是人头攒动。
自2010年嘉兴提出生态绿道建设以来,绿道长度一再延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7年6月底已累计建成927.34公里,其中市区建成504.09公里,省域绿道1号线建成93.86公里。嘉兴市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着重在贯通节点、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上下功夫,对已建成的、市民使用率高的生态绿道进行景观提升和配套设施完善。
嘉兴绿道多沿河而建
近日,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浙江最美绿道”评选活动中,经过前期的联合审查,30条“浙江最美绿道”候选名单正式出炉,嘉兴市共有4条绿道名列其中,包括城镇型绿道类的平湖曹兑港绿道、海盐县白洋河绿道和郊野型绿道类的秀洲区新塍塘绿道、海宁百里钱塘生态绿道(如果你也是嘉兴生态绿道的“粉丝”,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浙江城乡建设”,在“设·互动”板块选择“最美绿道”,就能参与活动,为嘉兴的4条参评绿道进行投票了)。
“应该说这4条绿道各有特色,但它们有个共同点,都是沿河建设的,这也是嘉兴绿道最大的一个特点。”市园林市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的绿道建设是将生态绿道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治水工程建设有效结合起来,不断融入文化内涵,突出低影响开发理念,“形成‘一道一品’的特色,提高生态绿道的综合服务水平,彰显江南水乡特色。”截至目前,各县(市、区)都建有一条以上具有当地特色的精品绿道。
自2015年嘉兴市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以来,结合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利用生态绿道的纵深和地下空间,还运用植草浅沟、雨水花园、雨水塘等技术,发挥生态绿道对入河污染物的拦截作用,构建地下、浅地表、地面立体的受纳污水控污截污屏障,目前在凌公塘、新塍塘等10余条绿道中已普遍采用。
凌公塘到梅花洲绿道年底前建成
记者从市园林市政局了解到,今年我市生态绿道继续按照“路通、灯亮、景美、设施全、标示清、管护好”的建设要求,完善现有绿道配套设施,在已建成绿道基础上做好贯通工作。据悉,今年全市将新建绿道35.92公里,完善提升17.5公里,打通节点2个。最受市民关注的恐怕要数凌公塘到梅花洲绿道完善提升工程和杭州塘水上栈道工程了。
凌公塘到梅花洲绿道完善提升工程分为四段(新区段、科技城段、余新段和凤桥段),分主体进行建设,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当中,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建成之后,市民可以沿着凌公塘两侧已建成绿道往东至三环东路,依次通过总部花园绿道、广益路北侧绿道、许家港两侧绿道至王庙塘,最终到达梅花洲。
另一段贯通工程则是位于市区一条有名的彩化道路三塔路旁。晚报曾报道过,在三塔公园与状元及第牌坊之间正在修建一条水上栈道,这条栈道也是绿道的一部分,将连通环城河绿道与杭州塘绿道。工作人员介绍,这条水上栈道沿路将设有3个埠头,分别位于吉水小学、岳王祠和吉运桥附近,可供行人进出,方便周边的居民进入绿道。
来源: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