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涉检信访,如何定分止争,使信访人相信得到的答复是合理合法的?9月15日,记者了解到,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推行建立第三方介入检察信访机制,请大学教授、律师、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第三方,独立介入检察院信访工作,对检察信访答复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判。16日,该院将给首批第三方介入检察信访人员发放聘书。
探 索
“专家会诊”式息访机制
据悉,仅近两年来,西湖区检察院每年受理群众来信来访超过300件,其中有些较复杂的案件,双方当事人不断上访、缠访,给息诉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2012年以来,该院积极探索第三方介入检察信访工作机制,聘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律师、高校法学教授、知名社会工作者等第三方,介入复杂疑难涉检信访案件的息访工作,形成第三方介入的新型信访矛盾化解机制。
“在2012年4月,我院在‘赖某因房屋拆迁控告某拆迁公司故意毁坏财物罪’一案中,首次引进过第三方介入。”该院控申科科长徐环告诉记者,当时聘请了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三位刑法方面的专家教授参加,专家就赖某因房屋被拆迁而向检察机关申诉案进行研讨,分别从刑法学、行政学及社会学等多方面论述,重点剖析了案件的法律关系和疑难点,共同研究了案件症结并提出了结案息诉意见,最终让当事人息访,这为探索第三方介入模式积累了经验。此后,该院又对3起涉检信访案件展开了“会诊”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明 确
5类情形第三方将介入
在总结3年来的探索经验并吸收上海等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今年6月,《西湖区检察院关于建立第三方介入检察信访机制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出台,明确了第三方介入检察信访工作的各项程序:对检察信访答复不服,闹访、缠访以及信访人认为需要第三方参与的,由第三方人员以独立的形式,参与检察信访答复、听证,对检察信访答复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评判、提出意见,为信访人提供法律咨询、开展释法析理和化解矛盾工作。
据悉,该院主要对以下5类情形启动“第三方介入”程序:1.信访人与检察机关对信访事项的事实、证据或法律适用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信访人不接受检察机关解释疏导,久诉不息的;2.经检察人员多次释法析理,信访人对该院已作出或拟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重访、缠访的;3.对不属于检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事项,已经引导信访人到相关部门反映问题,但信访人仍坚持认为应又由检察机关管辖的;4.信访人申请要求第三方介入的;5.其他需要第三方介入的情形。
评 判
建“专家库” 规范听证程序
徐环介绍,该院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内高校法学教授、心理咨询师、律师、人民调解员、社会知名人士等12名第三方人员,成立“专家库”。在听证过程中,由控申部门负责第三方介入的组织、协调、接洽等工作,案件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全程参与公开听证活动。第三方听证专家公开听取案件承办部门的复查意见和当事人的诉求,并就案件的办理情况与案件复查情况充分交换意见,对涉检信访拟答复意见适用法律、合法合理性进行评判,为信访人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并协助检察机关开展释法析理工作。同时规定,对第三方介入后作出的结论为终结结论,信访人应予接受,该院不再受理信访人的重复信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