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50.6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52万亩,年均有26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每年的义务植树尽责率超过了86%
商报记者 颜静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伴随春天的脚步,人们陆续走向郊野,种树播绿。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了,随着生态文明和低碳生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植树造林能改善生态环境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参加义务植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林业建设发展的形势下,围绕“两美浙江”和“山海宜居美城”建设,我市也一直在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而努力。而今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市将如何大力推进植树增绿和林业生态建设,确保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十三五”的国土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林业局绿化造林处处长卢国耀。
过去几年
我市绿化建设取得良好成绩
过去的几年,我市一直在为改善生态条件、优化人居环境、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2014年,台州市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市”;2015年,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森林城市,实现了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与此同时,全市还建成了省级森林城镇38个,市级森林城镇36个,建成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和森林村庄1467个。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50.6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52万亩。建设沿海防护林20.6万亩,其中列入重点防护林工程13.06万亩;平原区域新增绿化面积23.49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从16.1%提高到21%以上。
“其中,2015年,全市完成造林更新面积5.18万亩,平原区域新增绿化面积3.65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18%。”卢国耀介绍,截至“十二五”期末,市域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已经分别从2010年的60.3%和2008万立方米提高到了62.18%和2701万立方米。同时,我市的城市建成绿地率达到41.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9平方米。
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市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绿色消费等生活理念已成为时尚,近年来我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卢国耀告诉记者,在台州全民植树已蔚然成风,市民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有的人选择植纪念树、造纪念林,有的人选择在自家房前屋后植树种花,有的人认种认养,有的人参加绿地管护,这些都是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卢国耀说,近年来,我市年均有26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每年的义务植树尽责率超过了86%。
计划种植珍贵树种200万株以上
今年我市将冲刺“国家森林城市”
“2016年是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冲刺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人人种植一棵珍贵树行动’的启动之年,全市计划造林更新2.25万亩,种植珍贵树种200万株以上,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卢国耀告诉记者,除了数量上的目标,今年台州的植树造林工作主要有3个方向上的转变。
“首先,是由‘山上造林’向‘平原造林’转变。随着全市的绿化覆盖率的增加,林地中的泥岭、荒山和荒地面积越来越少,因此接下来的造林将主要集中在平原区域。我们将结合‘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城市(城镇)绿化、村庄绿化、通道绿化。”卢国耀介绍,其次,林业发展将不仅仅局限于造林,而是要以造林与抚育并重。
“随着浙江省大力推进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我市的造林在树种选择上也将从传统的、常规的树种向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发展,种树与种景结合,种树与种财富结合发展。”卢国耀解释道,珍贵彩色森林就是指森林的组成树种中同时拥有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
那么,什么是珍贵树种呢?记者了解到,珍贵树种是指资源稀少,品质优良,具有用材、药用、园林、生态等重要用途和特殊文化意义、科学价值及较高的经济价值的树种。“相对于杉木、杨树、马尾松等速生树种而言,珍贵树种普遍生长比较缓慢,像银杏、南方红豆杉、刨花楠、柏木等都是能在台州种植的珍贵树种。”卢国耀补充。
彩色树种通常指的是具有彩色观赏效果的树木,可分为观叶、观花、观果等的树种。“在台州,像银杏、红叶石楠、枫香、红枫等都是常见的观叶树种,而桂花、梅花、樱花、白玉兰等都是观花树种,观果树种则有大叶冬青、杨梅、柑橘、桃、石榴等。随着四季的变化,这些树种的叶子、花、果实将分别呈现不同的颜色,色彩斑斓,十分具有观赏性。”卢国耀说,珍贵彩色森林的建设将通过新造林、在现有林种中补植珍贵树种和彩色树种、抚育和改造现有林种三个途径进行。
植树、养护、抚育、认养……
让我们一起参与“义务植树”
据数据统计,一架波音777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来回旅程约4个小时,按一天一个来回计算,一年约排放2.8万吨二氧化碳,可被0.1万公顷人工林吸收;一辆奥迪A4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2吨,可被0.73公顷人工林吸收。
由此可见,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高等优点。随着人们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保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当前全社会义务植树的氛围非常浓郁,但是也有不少人质疑,目前台州的森林覆盖率已经很高了,是否还需要每个老百姓都参与植树呢?
对此,卢国耀表示,义务植树需要正确理解。1981年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中提到,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株至5株,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植树和其他绿化任务。他说,从这条规定中不难看出,义务植树具有法定性和义务性,既明确了必须尽责的人员对象和植树数量,又明确义务植树可以有多种形式。
“每年开春尤其是植树节,许多市民可能会组队出去找块地植树,但其实义务植树的尽责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种树。一方面,义务植树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出去到指定地点种树,其实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树,家庭养花,都是义务植树的表现;另一方面,义务植树并不针对于植树这个动作,除了直接种树外,我们也提倡市民对已种的林木、树木进行松土、除草、施肥、整理修剪等,同时也可以出资认养森林、古树名木等。”卢国耀说。来源:台州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