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出现集装箱住房,每天6元, “柜族”引来关注


本报讯 前几天,市区城南路一在建楼盘售楼部门前的人行道上放着两个集装箱。集装箱经过改造,不光有门还有窗户,侧面还用红笔写着“每个每天6元”,“肯定是住人的,这么冷的天,太可怜了。”  记者来到现场时,一个集装箱的门是打开的,好几名工人正在附近干活,他们负责人行道绿化以及配套设施的施工。来自安徽的工人张师傅,正在集装箱里。
  集装箱里有10个铺位,分为上下铺,3个铺位用来堆放物品,整体看上去有些杂乱。“我们不用掏钱,是包工头租的。”张师傅说,“住了半个多月了,活今天就能干完,明天就走了。”
  包工方在现场的一名管理人员说:“我们这里快结束了,给他们一个电话,就会来拉走的。”
  有门有窗,有床有电,住在这样的集装箱里会是怎样的感觉?“凑合着住呗,肯定比不上在家里啊,保暖隔热性能一般,冬天多盖床被子问题不大,夏天就够呛了,如果不安装空调,会热得受不了。”张师傅说。
  按照正规的称呼,这种改装过的集装箱应称为“集装箱活动房”,它出现于几年前。在国外,集装箱活动房往往与“时尚”对应,而在中国,它更多则与“无奈”对应。
  “柜族”与“贵族”谐音,但意思却相差万里。据百度百科解释,迫于住房压力而蜗居在集装箱里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一个新的“族群”应运而生,即“柜族”,这是一个苦涩的词。
  记者随后走进了售楼部后方的工地,这里起码有10间集装箱活动房。有的安装了空调,有的地面上还贴了瓷砖,有的内部摆放着电视机。
  在工地的中心位置,一座塔吊正在将大型平板车上的一间集装箱活动房往下卸。“我们的工期长,租一个不划算,直接买过来了,1万元。”站在车旁的包工方的管理人员说。
  据了解,嘉兴目前从事集装箱活动房出租业务的公司有七八家。
  据从事此业务的周先生介绍,一间标准规格的集装箱活动房,长为6米,宽为3米,高为2.7米,重量在1.8吨到2.2吨之间,使用寿命在6年以上。“一般都是4个月起租,每个每天6元钱。”周先生说,他们公司入驻嘉兴才两个月,在南湖区大桥镇有生产基地,顺利的话,6名工人1天可组装出两三间集装箱活动房,租用的都是建筑工地,用途为工人集体宿舍。来源:南湖晚报

感谢你们,城市的建造者
这种又不是集装箱,是专门用夹心彩板做的,本来就是移动房
这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和谐社会,这就是全面小康,这个时代真的让人无语!
本来就是移动板房,做工棚用的
上海很多的
石棉瓦 做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