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面病害产生的成因
1.3 路面基层和面层强度不足特别是强度不均匀也是造成破碎板的原因
作为混凝土路面基层,首先要求强度高,整体性和水稳性好。从现场观察到的二灰基层来看,其强度本身不是很好,加上基层施工拌和不均匀,压实不够等原因造成基层不板结,局部地方还有松散现象,基层强度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板底的拉应力增大,甚至车辆超载超限,致使混凝土板可能产生过大的荷载应力而造成强度破坏。另外,由于原混凝土路面施工局部地段厚度及混凝土配合比达不到设计要求,在荷载强作用下,混凝土路面无法承受荷载带来的竖向剪切力,从而导致路面断板、破碎板。
1.4超重荷载的作用也是造成混凝土路面断板、碎板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不断增加,加上绝大部分车辆进行改装,加高车厢,加厚大梁等,超载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混凝土板块疲劳,形成断裂和破碎。
1.5 设计和施工方面缺陷导致混凝土路面各种病害的产生
车流量大的路段,路面病害较严重,原因是设计时对交通量预测不够准确,基层、面层设计厚度偏薄。
3快硬硅酸盐水泥
为了使水泥熟料能够生成较多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的矿物,在快硬硅酸盐水泥的生料配料中掺人一定量的caf2、ti02、bao、p205、mno和cr。o。,以加快快硬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快硬水泥配制的修补砼性能如下:
1)凝结时间。快硬水泥砼的凝结时间较快,且初凝与终凝间隔很短。修补施工时,必须掌握好砼表面的养护和抹光时间。此外,快硬水泥砼具有较大的粘塑性,砼塌落度损失快。修补时,要精心施工,以防产生孔洞。
2)强度。快硬水泥砼的强度发展对环境温度较敏感。5℃时,砼14 h前基本没有强度,24 h时的抗压强度只有5.8 mpa,抗折强度为1.0~1.5mpa;但在20℃时,砼8 h就可获得5.4 mpa抗压强度,24 h的抗压强度可达20.2 mpa,抗折强度可达3.5~4.o mpa;30℃时,砼8 h就可获得11.ompa抗压强度和2.7 mpa抗折强度,24 h的抗压强度可达28.5 mpa,抗折强度达5.o mpa。采用快硬水泥进行砼路面修补,如以老砼设计强度的80%作为修补砼的通车强度要求,施工环境温度在5~20℃时,只需3 d,修补砼路面即可投入使用;20~30℃时,只需1~2 d,修补砼路面即可投入使用。
快硬水泥砼的抗折强度一般是抗压强度的1/6~1/5。与普通砼相比,其弹性模量稍小一些。
混凝土水泥路面因施工引起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3不适宜的压平修光时间
修光过早,混凝土表面会析出水,影响表层砂浆强度;修光过早,有时会由于修光阻断泌水通道,在修光压实层下形成泌水层,造成修光层脱落(即起壳)。修光时间过迟,则会扰动或损伤水泥凝胶体的凝结结构,影响强度的增长,造成面层强度过低,也会产生起粉或起砂现象。
4 其它因素
当混凝土表层的水泥尚未硬化就洒水养护或表面受到雨水的冲刷时,亦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混凝土施工中,如下雨时未覆盖,随意撒水泥粉处理等等,也是经常碰到的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下小雨时, 没有覆盖措施,一旦表面露砂,就撒水泥粉处理,结果工程完工后,用不了多久地面就起皮或起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