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农民,处在基层,基层的问题情况及无奈,村社干部的权限与尴尬处境让老百姓普遍觉得干部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情况严重,而且直接很多群众思想上认为村社干部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导致的不仅仅是百姓对这一群体的唾骂,不理解,甚至发动情绪高涨,直接影响的是党的形象,党的威严,党的政策执行及落实。然而村社干部怎么干?怎么办?怎么才能够凝心聚力把群众团结起来?怎么才能够时时刻刻把权利运行在阳光之下接受大家的监督?怎么样才能加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或者更多群众关心的问题。是的,这或许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应该思考共性问题。值得每一个人去深思......
村民委员会属于自治组织,说直白点也就大家一起管,大家一起制,有事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可现实呢?村社干部对村决策公开的少,群众知晓率低,惠民政策优亲厚友,事事与群众计较,不争赢是不罢休,不能够换位思考及摆正自己的位置,素质文化低,一言堂情况严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都可能存在,时刻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特别是与老百姓钱袋子相关的政策及资金,不能够把好关,不能够吃透政策,不符合条件的群众不能够及时解释清楚,这样久而久之,任由其自由发挥,必将失去的是群众对干部的信心,矛盾与误会终将越积越深,进而使老百姓不愿意参与村里组织的各种会议,不主动关心村建设,不去监督党务村务,无法发挥村民在组织中的作用,丝毫找不到存在感,更不谈主人翁意识了,使得干部与群众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紧张对立。
怎么样才能够缓解并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呢?还是应该从村社干部自身查找问题,而且要直面问题,主动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想法设法的改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一颗为民之心,关键在于调整好心态。有的村社干部觉得工资那么低,几百块钱一个月,连扫地的工资都比我高,没有经济效益怎么谈为民办事?是的,工资确实不高,很多惠民政策也是把村社干部排开的,为的不仅仅是避嫌,更是为了公平的为民服务,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负群众,才能够永保初心。百姓相信你,信任你,拥护你,愿意跟你一起干,一起走,这就是莫大的荣誉。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经济利益,何必要选择这一条路。既然勇敢的踏上了就应该勇敢担当,不然辜负的不仅仅是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民心,更是上级党委政府的信任及全体村民的期待!
只有时刻按照各项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照规矩办事,自觉自制自爱才能够一步步提高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只有身先示范才能够说服群众,才有信任感可言,信任是互相的,群众的信任取决于我们工作的成效,我们对群众的信任取决于群众对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不管怎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目标就是积极消除群众眼里的沙子,走该走的路,办该办的事,以我做起,现在做起,不忘初心,永保为民之心!
顶起 ,说的好!
如果做到了,百姓肯定拥护。
望说到做到!
事事想着老百姓
很精彩很现实,加油干
基层还是得靠运气,看是否能遇到好的领导,,,干得好,好领导会提拔,不好的领导就会。。。毕竟官场套路太深
这是一篇好文,说得入目三分,也许楼主是一位下派基层的驻村干部,这些事真的无奈,很令人头疼。因为以前是所谓的土豪劣绅在治理乡村,他们控制了农村的文化、宗教、经济和一些行政权力,但是现在由这些所谓的基层堡垒来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把控和建设,估计是新的“洪杨之乱”
基层确实不容易!
都这样干,农村才可能真正的改变。
事在人为,说的到同时也要做的到!
基层还是要出一些有想法,能干事的干部!加油看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