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神山公园下雕塑
在晋东南地区,只要说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就会有人拿壶关人开涮。
一句“壶关疙瘩”,会使说者听者心领神会,气氛顿显轻松。的确,晋东南有一句人人耳熟能详的说法:“三个长治瓜皮(滑头)斗不过一个襄垣鬼(鬼机灵);三个襄垣鬼斗不过一个阳城猴(猴精);三个阳城猴斗不过一个壶关疙瘩”——壶关人在晋东南各县的风土中,就好比万荣人在山西人心中的形象。但凡有人开玩笑,总少不了拿壶关人说事。
虽然是笑谈,可都公认壶关人聪明且踏实。
“壶关疙瘩”这一说法始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但这一形贬而实褒的称呼,归纳起来其实有三层含义。其一,壶关县的自然地貌是中间高高凸起,四周低,尤以太行大峡谷为海拔最低;其二,壶关人大多还在娘怀里吃奶时,由于当地沿习的孩子睡姿而使其头颅长,形成所谓的“前畚后凸”,成年后更为明显;其三,也是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当地人的那种实在踏实、坚韧不拔的劲头。
叫壶关,其实这把“壶”里并没有多少水。原因是当地特有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质条件,使得发源和流经的河流存不住水,通通都“肥了外人的田”。
但世世代代的壶关人偏偏不信天不信地,更不屈服,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拼死抗争,植树造林,保护天然生态,终于把宝贵的水留在了自己的“壶”里。由此,坊间曾戏谑地赞道:“‘疙瘩’劲儿一上来,天地都在变!”
我是壶关人,但从小就随父母出来了。壶关苦,所以出去闯荡的人特别多。当年走西口,晋东南就数壶关人最早最多。我家就有很多亲戚在包头。我所在的矿务局,曾经有过专门招壶关人的时期。为什么?壶关人能吃苦能受罪。你要说难缠精明,这也是真的。穷人家在外多年闯荡,不精明行吗?有些人不努力不吃苦,不忿什么?
壶关人难缠,难打交道,爱讨便宜。壶关人特难处,本人身有体会,众所周知
壶关人心不好,我们领导就是壶关的心太坏,关相整人。
壶关人是你骗他一次 两次可以。第三次就把你弄死啦。较真。你懂吗?本人是壶关的。比你们都了解?
是说壶关人难缠,有心眼,会来事,这是真的,我身边的壶关人都这样,确实难处。
什么叫疙瘩,壶关人咋说咋有理, 不好斗所以叫疙瘩。
你们说壶关难缠,你们说什么地方没有难缠人,我认为说别人难缠的人,本身自己就难缠,
因为自己没出息,说和壶关人共不了。它不吃你的,不喝你的,你们并啥发意见,发牢骚。
壶关人明世理,人仗义,为人德厚,不过那也有不明世理,不分高低之人!本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