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红谷滩隧道方案正式敲定


红谷隧道工程方案已经敲定,赣江东岸如何设置出口的谜底终于揭晓。工程方案略显复杂,仅赣江东岸就设置了7个匝道,分散在沿江中大道、中山西路和朝阳洲中路。赣江西岸设置2个匝道,隧道双向六车道,宽达20多米。
●N1匝道连接沿江中大道南向路侧辅道,隧道洞门设置在中山路北侧,在地铁区间位置接地。
●F匝道连接隧道北线,接入中山西路北侧主线,接地点位于地铁中山路西站西侧。
●S1匝道接入沿江大道中北向主线,隧道洞门位于中山西路北侧,在地铁区间位置接地。
●E匝道连接隧道南线,接入中山西路南侧主线,接地点位于地铁中山路西站西侧。
●C匝道连接隧道北线,接入沿江中大道东侧辅道,在朝阳洲中路北侧250米位置接地。
●D匝道连接隧道南线,接入沿江中大道西侧辅道,于朝阳洲中路北侧260米位置接地。
●为保证车流能进入朝阳洲中路,设置H匝道,下穿沿江中大道后连接朝阳洲中路。
大气 隧道双向六车道
昨日公开的项目方案显示,红谷隧道工程连接西湖区及红谷滩新区,项目总投资从此前的32.17亿元增至32.79亿元。红谷隧道沿线穿赣江,在赣江东、西两岸均设置匝道。
隧道为东西走向,西端自丰和中大道与怡园路交叉口东侧约140米处起始,下穿红谷中大道、赣江中大道,以直线形式穿越赣江,东岸以地下互通形式接沿江中大道,全长约2600米,其中江中段1180米,西岸段930米,东岸段长约490米。
“隧道内为双向六车道,每个行车道宽3.5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隧道宽度达20多米,穿越赣江时,还会经过江心洲。示意图显示,红谷隧道江中段与地铁1号线的过江隧道平行。
方案 东岸设7个匝道
红谷隧道在赣江西岸设置2个匝道,分别设置在怡园路的出口A匝道与进口B匝道,接地点均位于红谷中大道东侧约110米。
红谷隧道在赣江东岸设置匝道比较复杂,一共设置了7个匝道。
“从各个匝道的布置情况来看,车辆可经过中山西路、沿江中大道、朝阳洲中路进行分流,疏导交通的效果还算可以,但应该对朝阳片区现有路网进行优化提升,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一位不愿具名的交通专家分析说。
施工 江中段用沉管法
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南昌市确定采取沉管法建红谷隧道。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
南昌市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文华告诉记者,红谷隧道已列入2013年南昌市重点调度工程项目,同时计划列入2014年市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南昌市政公用集团负责筹资代建,目前已在开展项目开建的前期工作。
建议 沿线建筑设隔声窗
由于该工程施工期、营运期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部分敏感点噪声预测值略有超标,超标范围主要是第一排建筑。为将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降为最低,相关部门负责人建议给沿线敏感点第一排建筑设置通风隔声窗,并加强绿化,“总而言之是要加强环保,减少不良影响”。

隧道好啊 不晓得要多久建成

好;期待隧道早日建成通车。。。造福英雄城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