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可敬的草店人


在随县草店镇桥头,你会看到这样一个人 ----- 三十多岁的样子,黝黑的脸上总带着淳朴的笑容。他坐在推车上,你看不到他的腿,他的旁边是一片水果摊,还有一个炒板栗的炉子。是的,他是一个下肢瘫痪、腰以下完全没有知觉的残疾人,而他还有一个身份---- 水果摊老板---- 卖糖炒板栗的水果摊老板。
注意他有一段时间了。每次路过,总能看到他在水果摊旁边忙着给顾客称水果、削甘蔗皮、炒板栗,动作很娴熟的样子。黝黑的脸上看得出生活的艰辛,没有客人的时候从那眼神里也能捕捉到对未来的焦虑,然而最打动人的是总能在他的脸上看到笑容---朴实中带着乐观和不向命运屈服的倔强。那张笑脸,总让我心生敬畏。
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像他这样的残疾人,甚至比他身体条件好很多的人,外表低三下四内心理直气壮地沿街乞讨,以不完整的身体为由来博取同情,维持着日复一日重复的生活。我并不想对这样的现象发表什么看法,的确,他们是不幸的。只是每次看到他我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在冰天雪地里、在炎日当头下,在无数个正常人都在家里吹空调看电视的日子里,用两只手推着简易推车支撑着自己不完整的身体,坚持自食其力守着水果摊?又是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去学习炒板栗的手艺?生活已是如此艰难,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在不幸中依然能笑出声来?
就在前两天,终于有机会在下班后去他租的房子里和他聊了聊天,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虽然我早就猜到他经历过的困难,可事实上,他经历的事是我怎么也没想不到的。我陷入深深的自责,恨自己力量太小,不能给予他足够的帮助,悔自己书读得太少,文字功底太差,不能将他的故事写得多动人。可我顾不了那么多,如果我这简单真实的、并没有精雕细琢的文字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帮助他,哪怕只是让这个可怜又可敬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也让我心里好受一些。
他叫王双喜。半岁的时候因为发高烧没有及时治疗,落下了终身残疾,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只有上半身可以活动。小时候别人家和他同龄的小孩都去学校读书的时候,他却没法上学,至今也不识字。还有严重的胃病和结石,病发的时候常常疼的满地滚。
然而他从未自暴自弃。你无法想象,以他这样的身体条件,竟然学会了开三轮车,只是后来连人带车栽进了河里,若不是好心人及时发现,恐怕早已丢了性命,这才改了行。“我自己这个样子,死了也就算了,车上还载了两个人,要是把别人给耽误了可怎么办。”听到这里,只觉得鼻子发酸。三轮车是不能开了,又去信阳学做冰糖葫芦,一心想早点学成,整整熬了7个通宵,可看似简单的冰糖葫芦对熬糖的要求很高,回来后做出来的要么太粘牙要么不能吃,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到后来,在好心人的指点下,他又想办法卖起了水果,后来又学会了炒板栗。每一颗板栗都要用刀划开,炒板栗的沙子温度也不容易掌握,然而他还是学会了,并且炒出来的板栗很好吃。而卖水果所受的苦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正常天气还好,碰到夏天卖西瓜的时候,头顶着像火一样的太阳,坐在手推车上,滚滚热气往上翻腾,好几次都热到中暑。随北的冬天格外的冷,冰天雪地里,推着手推车,在水果摊旁边冻得发抖,身上落下了冻疮。“凭着卖水果,我一天能赚个三四十块钱,一天不出摊就一天没收入,趁着还能做事的时候受点苦攒点钱,扛扛也就过去了,我不想靠别人。”在简陋昏暗的出租屋里,他说着,有一丝无奈,更多的是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
最可贵的是,他很懂得感恩。对于只是去看看他和他聊聊天的我,他都能感动不已。“我能挺过来,其实要感谢很多‘贵人’。我这个推车,是谁谁跟我做的;炒板栗是谁谁教给我的;我夏天卖水果热,旁边开店的谁谁把我推到他店里吹空调;村里还给我办了低保,每个月往我卡里打些钱;我在桥头这个地方卖水果,按理是不成的,政府城建办的干部看我不容易,从来没有为难我......”他说出了很多人的名字,脸上又有了淳朴而满足的笑容。“我现在就想有个自己住的地方,我身上有病,也不知道哪一天就不能动了,现在多攒点钱,省的以后拖累人......”
“现在多攒点钱,省的以后拖累别人”,这句话他说了好多遍,可是以他这样的身体条件,靠着卖水果和炒板栗,又能攒多少钱呢?所幸的是,跟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讲了他的事之后,大家都表示愿意帮助他,于是我就想到将他的故事放到网络上,呼吁更多有爱心人对其提供帮助。我相信,你们的善意一定会让他感受到温暖,给他生活的勇气。即使多在他那里买一些水果和炒板栗,也是对他无言的支持。就如龙应台对安德烈说的"别总去超市,也请给路边摊留点生意,他们更需要你"。

身残志不残,好样的

楼主文采不错,有图有真相,看的我眼泪花子只转。

是的 很值得学习~

没有文采 是主人公的事迹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