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肉”蝉幼虫这道美食,小伙伴们,你们吃过吗?都来说说呢
最近刚看到一篇新闻,新闻写的是在安徽省六安市苏家埠滩上,数千棵白杨树都被裹上胶纸。居民晚上都打着手电筒捉一种叫做“知了猴”的虫子。光滑宽大的胶纸粘住白杨树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后本能地往树上爬去,爬到被胶纸粘住的地方,由于胶纸比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围堵的知了猴就这样聚集在树体的四周。村民便可不费力的就可捉到“知了猴”。
为什么村民都争相捕捉“知了猴”呢?原来“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蝉的蛹虫,味道佳,且价格不菲,小商贩每天已每斤35元收购。所以在当地的村民眼里,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从土里穿出的金疙瘩。
仅晚一个村民正常能逮五斤到八斤左右,按每斤35元算得话,一晚收入一般在200元到三百元不等。这粗略估算,一位村民一般一个夏季能挣上万元收入。不过问题来了,这样用胶纸捕捉的话,知了猴会不会面临大面积的减少甚至濒临绝迹?
其实对于知了猴,我是了解呢。我是80后,小时候夏天必会和小伙伴们捉一点知了猴,然后让父母给油煎了吃。那味道确实很美味,至今仍记得。不过我们一个夏天,我们小伙伴也就捉几十只而已。现在这样大面积的捉,知了猴以后还可以见到吗?
小伙伴们,你们吃过吗?
一个旁晚在环城边散步,看到几拨人打着手电在找这个,是看到每一个人的塑料袋中有此物。人是一拨一拨的来来回回的寻找,看来这个知了也是在劫难逃了。
尝过一次,味道还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