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湾区”——中国第二个大湾区呼之欲出,绍兴的春天真的 ..
近日,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率领的浙江省党政代表团7月12日抵沪考察访问。随后,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与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举行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会上,韩正书记说,上海将全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共同谋划推进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
这是上海官方首次明确表态支持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随后沪浙两地有关方面签订了《关于深化推进小洋山合作开发的备忘录》、《关于小洋山港区综合开发合作协议》等协议。
什么是湾区经济?按照定义,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因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级湾区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特点。
典型湾区发展历程分为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型经济四个阶段。当前三大湾区基本处于服务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中。
环杭州湾大湾区在哪里?环杭州湾大湾区这一概念,早在2003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就已经提出。杭州湾大湾区必然是一个跨行政区域的湾区。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六市。环杭州湾大湾区竞争力?环杭州湾的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处于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而且环杭州湾背靠宁波舟山港、洋山深水港这样的世界级大港。江海联运或是环杭州湾建设的要义所在。环杭州湾大湾区未来的产业发展,重点应该往新型制造、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和粤港澳大湾区相比,环杭州湾大湾区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单位土地的产出)、经济效益等指标上,粤港澳地区都略胜一筹。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否得到充分的流动,将决定着该区域发展的活力与动力。环杭州湾地区七座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并不如粤港澳地区明确,大企业也不及粤港澳地区。
目前,环杭州湾地区有上海临港新城、嘉兴港区、海宁连杭经济区、海盐经济开发区、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滨海新城、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余姚滨海新城、宁波杭州湾新区、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海物流枢纽港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至少15个地区级功能区。如何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避免产业同质化、产业布局雷同,可能是环杭州湾大湾区要面临的一个挑战。
继粤港澳大湾区之后,中国又一大湾区正在酝酿。环杭州湾大湾区一直以来只是浙江省单方面的规划,最近上海方面明确表示,将积极响应浙江省提出的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环杭州湾的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处于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5日消息,日前,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访沪时,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两地座谈会上讲话表示,上海将全面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深入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共同谋划推进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
这是上海官方首次明确表态支持环杭州湾大湾区建设。在一个多月前,浙江第十四次党代会对这一大湾区作出了详细部署。记者采访上海、浙江两地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相关专家了解到,学界研究长三角地区大湾区已久,希望江、浙、沪三地联合行动,环杭州湾区域或将成为核心区域。
杭州湾经济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对浙江而言意义重大:将使浙江省由分散的点状开放走向整体的平台开放,实现功能叠加、整合提升、融合发展;将摆脱行政区划的羁绊,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跨地区经济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将有助于浙江省在长三角一体化拥有更大话语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杭州湾经济区拥有较为明显的未来发展优势。
“1+2+3”的城市梯度较为完整:龙头城市上海为引领,又有杭州、宁波2座中心城市为支撑,嘉兴、绍兴、舟山3座支点城市为纽带,共同构建杭州湾经济区的城市梯度结构。
“2+2+2”的开放优势较为明显:2座港口(上海与宁波舟山港,2017年1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分列全球首位与第三);2个自贸区(上海与舟山);2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与舟山群岛)。
规模可观实力强劲:总面积4.614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5183万,地区生产总值5.68万亿,均与粤港澳大湾区大致相当相近。
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处于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
杭州湾经济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推进杭州湾经济区建设,对浙江而言意义重大:将使浙江省由分散的点状开放走向整体的平台开放,实现功能叠加、整合提升、融合发展;将摆脱行政区划的羁绊,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跨地区经济合作,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将有助于浙江省在长三角一体化拥有更大话语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争取更多主动权。
杭州湾经济区拥有较为明显的未来发展优势。
“1+2+3”的城市梯度较为完整:龙头城市上海为引领,又有杭州、宁波2座中心城市为支撑,嘉兴、绍兴、舟山3座支点城市为纽带,共同构建杭州湾经济区的城市梯度结构。
“2+2+2”的开放优势较为明显:2座港口(上海与宁波舟山港,2017年1季度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分列全球首位与第三);2个自贸区(上海与舟山);2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与舟山群岛)。
规模可观实力强劲:总面积4.614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5183万,地区生产总值5.68万亿,均与粤港澳大湾区大致相当相近。
区位优势较为突出:处于沿海开放带、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一带一路”等多重国家战略
对滨海,袍江利好
能给嘉兴绍兴舟山带来一些发展红利就是胜利
滨海那个地方发展再好,也不适合居住的,那么多厂在
先发展,再治理
发展滨海的话,污染企业没地方去了
其实有上海参与不好,有上海在,这样永远是配角。浙江要单干
绍兴一定要抓住这一波机遇,尤其上虞!
江浙沪现在算习的本营了
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这么几个人,新加了个概念就能飞?又不是炒股票!
随之,许多国内外企业会进驻,否则搞什么大湾区
有了政策就会有人。看雄安就知道了
上海也怕落后,北有雄安,南有大湾区,上海也没办法,只有上马杭湾
上海近几年是越来越不行了,除了超高的房价,企业鲜有亮点,换作以前浙江提的战略,上海都不一定愿意回应
上海的确落后了,我走在上海街头,感觉现代化明显不如杭州。 唯一优点就是大!!!!
现在阶段,上海发展比香港快
前两个都是小湾区。渤海湾才是真的大湾区。未来还有黄海湾国际湾区,这是霸王级湾区
只是那边有香港,深圳,广州,比这边的沪杭甬要厉害
杭湾的水质太黄
渤海湾都来了,那美国还有墨西哥湾呢。还有环太平洋湾
大湾区来了
楼主也真是的,什么绍兴来春天了,一条嘉绍铁路都搞不定,绍兴如何参与杭州湾大湾区,说实话,根本不关绍兴什么事
嘉绍铁路搞不定绍兴就不行了?杭州湾大湾区,我们不是主角,那也是个配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