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归来不喝酒


总算从江西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的,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恐怕就是江西人的喝酒了。江西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不讳地说,江西人的劝酒已骎骎乎形成一套精致且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只有亲临江西并亲炙其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首先,江西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善良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温藉融和之间,让人酩酊大醉。而且,其敬酒每一杯都有一套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引经据典,勾古稽今,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文化享受。
江西人喝酒的规则,有一种属地主义的色彩。无论是席位的安排,敬酒的顺序,动箸之先后,都有一套细致的规矩。这些规矩皆是属地法,解释权都归主人,外地的习惯法自不能适用。记得有一次清蒸鱼端上酒桌,鄙人率先夹了一小块,尚未入嘴,便被当地的朋友逮住,他断喝一声:“鱼头酒三杯”。闻得此言,不禁肝胆俱裂,只好入乡随俗,浮三大白。这就是江西人喝酒的“霸气”。
而且,江西人喝酒有一种严格的程序主义的色彩。每次敬酒与被敬,都有着具体而微的程序,有板有眼,敬者与被敬者都深谙其味,行动如仪。这种仪式背后隐藏着深厚的礼俗文化,古朴凝重,令人肃然起敬。敬酒时,一定要与之攀谈几句,内容因人而宜,一丝不苟,诚挚澹定,这种做派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实在无颜面对,于是个个三仰其脖,喝得面如桃花不吐人言。在我看来,这种精致的程序似乎又是一个“陷阱”了:开席之际,先共饮三杯。三轮轰炸下来,酒量不佳的便开始目光游移脸上做可爱状了。接下来便是东道主挨个敬,敬酒动辄三杯,前两杯他是不喝的,直到第三杯才陪你一道干。这道程序完毕,菜鸟们自是神智模糊东倒西歪了。
在江西喝酒一般都是白酒,倘若哪位仁兄一上桌,便叫嚣着上一杯酸奶,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矣,按照古罗马的法律,恐怕就要人格大减等了。在江西人的酒桌上,白酒好像已经成为桌子的一部分。即便入席前主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不喝白酒,只是意思意思。但一旦酒席摆上,白酒照旧巍然矗立,让人欲哭无泪。江西白酒性极烈,即便是好酒佳酿,一杯下肚,腹中如灼,一时龇牙咧嘴,五官挪移。回想在江西的这段日子,每当走进酒店,看到热情好客的主人,我们在深切感激之余,总是胆战心惊,惶恐不安。
也许这就是江西的魅力所在吧!……魅力江西欢迎你!(此贴属转发,因字数限制,有删节。图片来自网络)

江西酒文化博大精深。

酒喝多了,人会乱说话,惹是非,人也变蠢,不要喝酒
抄的吧!网上微信上各种归来不喝酒太多了!
论白酒,中国的所有白酒的度数都敌不过伏特加,二战时期前苏联人把伏特加酒直接倒入缴获的德军坦克油箱,之后就能把坦克开走,与之相匹敌的还有杜松子酒、威士忌等、这一类别酒的度数号称酒精含量在94%以上、伏特加最高能达到98%。
中国的白酒最高度数当属青藏高原的青稞酒,酒精度数达到了78%以上,江西省的章贡酒最高也就只有72%、李渡高粱68%、四特54%、吉安堆花酒62%,其他酒类均在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