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老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今年年初,滨海新城新安排实施了21个民生项目,总投资近1.8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学校体育馆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等等,这些民生实事好事都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滨海新城开发建设,经济发展要与民生改善比翼齐飞。”滨海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从2011年起,滨海新城每年从开发建设资金中安排上亿元资金,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新城面貌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5年实施了126个民生项目
缤纷五月,滨海新城,与雅泰药业、宝湾物流、精诚光大等15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交相辉映的是,沥东幼儿园新建、沥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沥海古镇保护等民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滨海新城从2011年起每年都要安排上亿元,用于实施民生实事工程。5年多来,滨海新城已累计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26个,建设总投资达12.82亿元,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扶贫帮困优待、教育卫生建设、河道环境整治等一大批让群众直接受益的民生项目。
如今,漫步在滨海新城的大街小巷,你可以看到许多民生实事项目:鳞次栉比的保障性安居房,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干净整洁的河道,漂亮美观的学校幼儿园,移步换景的中心河公园,绕城行驶的城乡公交班车,以及正在市民广场、文化礼堂中跳着广场舞幸福的人们……
“越是转型升级的时候,越要重视民生;越是向前发展,越要花大力气改善民生。”滨海新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民生活动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滨海新城坚持“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朝着“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产业新城目标不断发展、建设,就会有更多海内外人才愿意留、愿意住、愿意来此创新创业。
据了解,滨海新城今年安排实施总投资17955万元的民生工程,项目主要涉及“五水共治”、教育发展、城镇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随着这些民生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滨海新城城市载体功能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节拍不断完善,人民百姓的福祉不断显现。
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滨海新城自2010年7月成立后,管委会参照绍兴市区和上虞区的相关文件,按照待遇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专门出台了30多个针对各类困难群体的保障性政策文件,涉及基本生活、养老保障、看病医疗等多个方面。
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描述的是滨海新城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困难对象,应保尽保。据了解,目前,滨海新城有在册的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农村五保对象、孤儿、困境儿童、困难残疾人等各类困难对象2100多人,滨海新城每年发放各类困难对象救助资金达900余万元。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2014年,滨海新城投资300余万元,对沥海镇敬老院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敬老院设施更加完善,面积也增加了500余平方米,入住的老人生活更加舒适、安全。2015年,滨海新城全面启动了各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打造出了具有新城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截至去年底,新城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已为448名老年人对象发放了养老服务券63万元,发放老年人就餐补助4.9万元。
病有所医,医有所保。滨海新城围绕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切实加大卫生投入,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滨海新城投入200多万元,新建了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目前,滨海新城已形成了以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依托,5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15—20分钟医疗服务圈正式构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