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钱清镇中初一新生在开家长会,当时老师说是区教育局有这个设想,在主要课程上分成快慢班进行学习,这是一个什么节奏?这是一个最新的素质教育方式还是为了追求上重高、普高的升学率的一个试验方法?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
浙教基〔2015〕36号ZJSP04-2015-0002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认真总结我省各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就深化我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改革育人模式,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二、总体目标
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课程体系
1. 完善课程结构。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
2. 开齐开好两类课程。各地和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好基础性课程,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拓展性课程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二)加强课程建设
(三)改进课程实施
(四)变革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
(五)深化评价改革
四、实施要求
(一)积极推进课改
2015学年,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都要选择部分学校启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着重摸索经验。2016学年,总结课改先进经验,完善各项制度,在全省中小学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有意愿有基础的学校先行开展课程改革。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三)强化师资培训
(四)完善配套措施
附件: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15年修订)
浙江省教育厅
2015年3月26日
实际上 已经在分了 只是以走课形式存在 行政班 不变
对于学校新政,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多多少少对学生会有负面影响的。昨天家长会以后大多数家长提出了反对意见,只是学校领导只顾自己的政绩,哪里听的进我们的意见啊。留给家长们更多的只是担心了。
分快班慢班有何不妥,上学不是每个人都能成才,有些人成了才。有些人成了人。。。成才的料去快班。成人的料去慢班,很好的一个方式。。只不过有些家长接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分到慢班。不想面对现实。说难听点的,你儿子成绩好的话会被分到慢班吗
说难听点 ,成绩差的,到了快班,更听不懂,当听天书了。成绩反而会下降。
适合自己的教育,就好。
支持分班。
孔子的因材施教 还是有道理的。
楼上说的有道理,但成绩好点的会一直好下去吗,成绩差点的就没有学习的权利了吗。学生就像四季开放的花,有的春天开,有的秋天开。不能把晚开的花拔了吧
是应该分。去看看现在的班级两级分化有多严重。已经进入新常态了,以前的模式必须要转型。
这是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走班形式,为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现在的社会不是快慢班的问题,而是社会关系的问题。
因“才”施教,才是正确的方法。小学六年了都没见开过花的,是可以考虑换个土壤,说不定能开出别样的花朵。我家的两个表哥,都初中毕业,那个土壤里开不出什么了,但是在别的土壤里却开的非常好,一个学木匠,做成大包头,大学生在给他设计图纸。另一个学机床,做螺丝螺帽,现在是五金厂的厂长,技术精湛,大学生也在给他设计图纸。SO ,家长真的不要纠结这个,你孩子在那个土壤开不出花,怎么就不想想可能是土壤不合适呢。人挪活啊,有时候是家长一根筋非要孩子在那个不合适他的土壤里结出硕果来,难为了孩子吧。
分班不错啊,适合自己的进度,动态的吧,考一次大考调整一次,不过这样竞争就更激烈了,不过未必不好,没背景的学生将来出来社会竞争更激烈,早点适应起来也不是坏事。
一切为了高考冲啊
说的好像把你送去北大上学你就能毕业一样?
我也不想说这分班的对错,只想说的是学校讲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到了现在又开始为追求升学率而努力了,并且用了一块并不厚实的遮羞布。
因材施教分快慢班可以认同,但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也会分到快班里去授课,而慢班.......。这我就不认同了。
国外就分快慢班
国外?哪个国家?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国际规则?
不好,义务教肓段不应分班。对小孩人格的形成会有负面影响。
初一就分班太早了点,但是分班其实我认为正常的,就该这样,我上初中时,初三时分班,高中时高一就开始分班,高三再分一次。我觉得我们那时的方法也挺好的,自己成绩差被调到普通班,只有怨自己,有些同学不是不努力,相反有些更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所以机会要给每个人,但是要执行优胜劣汰制
对于这种分班的做法肯定不满,学校是为了升学率,中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呢,后面就不用说了…
可以的,不爱读书会影响到学习好的
支持分班
中国的教育,就会教育出一批“兵马俑”
20年前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分快慢班了。。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这个不是快慢班,是分层走班,对学生有好处的。应该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过教师的负担重了,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备不同的课。
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广泛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个别化教学,在初中阶段组织探索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分层走班教学。
这没有说是分成快慢班,是说的个别化教学,也说的是学生版主选择分层走班教学,但现实的情况是学校是明的是在按成绩好坏分,但背后情况不清了,毕竟没有进行公开分数排名,也没有平均分配优质教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