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企业家,周晓光的名气不要说在义乌、金华,甚至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比如浙中第一高楼,200多米高的义乌世贸中心;金华的欧景名城楼盘,大老板都是周晓光夫妇。
据胡润研究院2016年10月新近发布的女富豪榜,共有5位女浙商入围,其中,新光控股的周晓光和汉鼎宇佑的吴艳身价都是150亿元,位居女富豪榜的第18位,同列浙江女富豪首席。
不过,这位女企业家今年一连斩获两项看似和企业经济无关的大奖,而且都是去人民大会堂领奖,甚至还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
这两项大奖一个是今年5月15日获得的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全国总共也就961个家庭获奖;另一个是刚刚过去的12月12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家庭,周晓光作为金华地区唯一的家庭代表,获得这个殊荣,全国只有302户家庭获奖。
女首富家40多人同吃一锅饭
新闻中对周晓光家庭的介绍是这样的:同锅吃饭同心创业、源于传统又区别传统。
在义乌市江东街道青口工业园新光集团总部的顶楼,住着周晓光和她家人组成的40多人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平日里没有争吵、和谐相处。在餐厅的两张大圆桌饭上,一到开饭时间就坐满人,饭后,全家人又陆续坐到沙发上看电视或聊天,遇到周末孩子们从学校回来,这里更为热闹。
这个由多个姓氏小家庭构成的四代同堂大家庭,大家同住一幢楼,同吃一锅饭,同心创业、休戚与共。他们勤俭持家,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知恩图报,累计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5000余万元。
每当有朋友到来时,周晓光都十分乐意把朋友带来吃一顿“家宴”,向朋友介绍一下家人,让客人感受属于这个大家庭独有的那份温暖。
有一年放暑假,周晓光的几个北京朋友的子女们来到这个大家庭“体验生活”,这些孩子们年龄从6岁到15岁不等,一共住了半个月。回去后,孩子们都写了作文,他们在作文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大哥哥和同龄小朋友,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与相互忍让”、“在这个大家庭中,我感觉到了兄弟姐妹的友爱”、“我觉得这里特别温暖”......
在企业家圈子里,周晓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倒不是生意本身,而是一个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景象:一直到今天,周晓光家族成员同住一幢房,同吃一锅饭,其乐融融,宛若天成。在宗族观念已经分崩瓦解的当今中国,这种近乎古典的景象让无数人羡慕不已。
企业财富和家庭关系如何处理
周晓光说:“由于历史原因,我们这代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我们尽量争取和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努力提升和完善自己。我的妹妹妹夫们也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知识和能力,如今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都能独当一面。我们的下一代也逐步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海外归来的儿子已接任集团总裁,开始挑起家庭事业大梁。”
周晓光还说:“家门兴不兴,关键看门风。我们企业的文化也好、家庭文化也好,既是传统的,又是开放的,同样既是家族的,又是社会的。在20多年大家庭聚居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整理和明确了‘勤俭持家、孝悌传家、助人为乐、吃亏是福、宽容诚信、知恩图报’的家风和系列家规。为了沉淀和发展良好的家规家风并世代传承,目前我们正在传统祖训家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订立全新家族章程,以保障我们家在今后岁月里坚守精神内核、不断创新发展。”
2009年中央党校课题组对周晓光家庭进行专题研究并出版专著;2010年世博会,虞云新、周晓光家庭入选浙江省六个“最浙江”家庭之一,在世博会浙江馆专题展出,成为展现浙江当代家庭文明、伦理文明的典范;在2014年初央视关于“家风”的系列报道中,虞云新、周晓光家庭也作为典范家庭入选。
在周晓光夫妇看来,家族企业更多的不在于传承财富,而是传承一种责任、一种价值,一种家族的文化和精神。
金华人善内斗,兄弟好像仇人一样互坑,这风气就不如人家
风光背后那些事情,是不能上台面的。哈哈
这样的家庭,企业就该壮大
光环褪去 一团污 这兰溪女人厉害的!
新光这么牛,欧景还转卖,抵押,抵债,打折等等,身价家150亿,欧景才多少
新闻上写的未必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