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不改,中国很难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在当今中国不仅人均GDP已经接近8000美元的敏感阶段,而且国民经济已经步入下行趋势的大环境下,中国到底会不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理所当然成为学术理论界的热点,并引起中央决策核心的关注。
当今中国主流理论界,除了盲目乐观的“歌德”派认为当今中国经济形势依然大好,不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大多数学者对中国将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存在深深的忧虑。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发展战略失误,受到利益集团的羁绊,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合理、同步的发展和转型,严重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并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使以往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社会矛盾集中爆发;低科技含量、高原材料消耗、高污染的低端的产业结构和低端产业链低的状态,可以带来中等收入,却无法进入高收入水平,伴随而来的就是污染,低质、低价、低收入等恶性循环。最终使本国产业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使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
“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特征不外乎:1、缺乏经济进一步正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企业缺乏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无法有效、及时地实现产业结构和新产品的升级换代。3、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存在严重的贫富二级分化。4、贫富分化引发严重的消费疲软、产能过剩。5、社会发展指数提升乏力,在全员综合素质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6、缺乏自己国内的支柱产业和相对领先的科技、管理、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机制和科技力量,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7、宏观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性原则,政策缺乏稳定性,政府债台高筑,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并存、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造成经济危机频发、经济大幅波动。
导致这些危机和隐患的根源又不外乎:1、错失了及时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和体制改革的时机、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2、缺乏科学和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人才、全员综合素质较低。3、缺乏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贫富二极分化严重。
请读者对照一下上述“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特征和产生根源,中国除了“国际收支”有巨大盈余之外,当今中国已经具备了所有“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特征和产生根源!!
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必然来自于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高端的产业链,而它们又必然来自于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如果我们承认人就是科技的第一载体,那么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必然来自具备创造能力的、高水平的全员综合素质。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不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是必需在共同富裕财力支持下的全员受教育水平和自由开放的教育和学术环境培育出高水平的“全员综合素质”!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在经济领域总根源就是贫富二极分化;而造成贫富二极分化的根源又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优化升级和政治民主化的制度转型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进度,大多数民众缺乏必需的民主权利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所以“中等收入陷阱”在政治领域的总根源就是民众缺乏民主宪政赋予的民主权利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
韦森先生曾经总结过凯恩斯的理论观点:“经济体内的物价是否稳定与经济是否均衡,取决于投资与储蓄是否相等,而投资与储蓄是否相等,又取决于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是否一致。凯恩斯还相信,储蓄与投资的背离,是当时英国持续了十几年的经济萧条——常被人们称作为‘英国病’——主要原因。”【1】但无论是市场利率背离自然利率,还是投资与储蓄不相等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消费萎缩,而消费萎缩的主要危害,就是总供需不平衡引发的产生过剩危机!这也是为什么自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诞生后的前几百年中,始终无法彻底摆脱连续不断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生产过剩的总危机,使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降低近半,才孕育和催生了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才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此进入了经济繁荣的黄金发展期。
但是客观地说,凯恩斯经济理论中开出的“药方”:根据总供需不均衡的实际状况,“因情制宜”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击中问题的要害。现代经济学还必需进一步探究造成消费疲软的根源是什么?——就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原理来分析,就能够逻辑地得出严重的“贫富二极分化”才是产生“消费疲软”的根源。
而贫富二极分化又产生于原始的、纯粹的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固有“缺陷”——在大多数相对完整的市场体系中,在劳动力饱和的‘拐点’到来以前,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刚性’,一旦‘拐点’到来,就会因工资的上升,使资本外流追逐更廉价的劳动力。这就决定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交易不可能是公平的,过剩劳动力的工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低于客观实际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果的。还因为劳动者面对‘生存的迫协’,不可能拒绝这种不合理的低工资。结果就是: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不可能”自动、自然地通过市场固有的调节作用——通过过剩的劳动力的价格(工资)趋低来减少劳动力供给,重新实现供求平衡,使价格(工资)恢复到合理的区间。拿市场经济的价格模型来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均衡,即劳动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在——边际资本收益等于边际劳动力成本。(假设设备等其它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有剩余。)那么在劳动力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的这种价格均衡的结果就必然是劳动力价格是在客观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之下的均衡,投资量也随着劳动力边际成本不合理地偏低而大于正常量。而恰恰就是这种不公平的低工资水平才引发了原始积累时期所有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既是造成“贫富二极分化”和消费疲软的罪魁祸首,也是引发的市场利率背离自然利率,投资与储蓄不相等、总供需不平衡,从而引发产能过剩的总根源,更是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在经济领域的总根源!而我们中国,恰恰就是处于这种原始的、权贵市场经济造成的严重贫富二极分化的环境之中。
有数据显示,所有已经经历“中等收入陷阱”的南美国家,大多数都是极端的贫富二极分化的国家,他们的基尼指数普遍地处在接近和超过0.5的极端位置,所有即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东亚诸国的基尼指数普遍超越0.4的警戒线。
再来分析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日本和“四小龙”的贫富差距程度:日本和韩国的基尼指数始终保持在0.3左右的优势地位,而台湾经济起飞的蒋经国时代的基尼指数也保持在0.3的优势范围,就是通过李登辉和陈水翩放纵腐败和鼓励高收入的20年,基尼指数也没有超越0.35的合理水平。新加坡的基尼指数虽然处在0.4的警戒线左右,但新加坡具有相当普遍的“居者有其屋”的公共住房建设计划,迄今为止,新加坡已建造了90万套公共住房,93%的新加坡人生活其中,住房自有率已升至87.5%,人均居住面积从1959年的6平方米升至2010年的30平方米。如果中等以上收入国家家庭的住房花费普遍高达家庭总收入的20%至30%,那么新加坡的实际基尼指数可能比统计数据低得多。再说香港多年来的基尼指数都超过0.4的警戒线,但香港背靠大陆,具有以贸易、航运和金融为主的第三产业的优势,早就占据了优势产业结构和高端产业链,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高,降低、减缓了贫富二极分化对社会的危害。
所以,凡是经历和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可以说无一例外都是严重贫富二极分化的国家,所有效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顺利进入发达国家的日本、韩国和台湾,都是有效实现共同富裕的国家,而新加坡和香港,都以各自的特殊政策和特殊环境减缓了贫富不均的社会危害。
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基尼指数不断攀高的过程也和消费在GDP总额中所占比例下滑的过程成负相关:中国在1997年之前把农村和城镇的基尼指数分开统计公布,1978年农村的基尼指数是0.2124,城镇是0.16,综合估计全国性基尼指数是0.32,但到1984年,由于改革开放实现包产到户,农村收入有所提高,虽然农村和城镇的基尼指数都分别提高,但全国的基尼指数却有所降低:农村的基尼指数是0.2267,城镇是0.19,综合估计全国性基尼指数是0.24。【2】学者研究中国之后历年的基尼指数数据是:“1988年0.382,1995年0.455,2002年0.454,2007年0.48”【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性基尼指数是:1997年是0.3760,以后基本上是逐年攀升,到2000年跨越0.4的高危警戒线0.4098。【4】以后再进一步逐年攀升,发展到2008年4.91的最高点。以后再逐年向下微调,2010年0.481、2012年0.474,【5】最近公布的数据
是2013年0.473、2014年0.469。【6】
但是,以下三大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可能进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指数的:名正言顺的各级干部待遇、各级干部的既得利益,即灰色收入和客观存在的干部腐败收入。根据王小鲁先生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在居民收入统计以外,没有被统计进来的隐性收入(2008年)大概是九万多亿。其中我认为有5万多亿可以认为是灰色收入。…… 2009年大概超过了10万亿,2010年达到12万亿以上,2011年得到的这个推算结果稍微有所回落,但是也在10万亿以上。”【7】至于腐败金额到底是多少,那可是没人知道的天文数字。如果把这三项无法统计的数据统筹估算,中国的基尼指数可能比实际统计数据高得多。
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基尼指数不断攀升负相关发展的是消费水平的逐年降低:根据王小鲁先生的研究结论:“总的来看我们过去1950年左右的时候,居民消费率大概是接近80%,……这个比重到2000年的时候,大致是消费率是在60%左右,但是现在最终消费率降到了50%以下,这是最近十年中间发生的。而其中的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已经降到了GDP的34%,”【8】 直到近年随着贫富差距和基尼指数向下微调,消费占GDP的比例也略微回升。“从过去30年的经验数据来看,基尼系数每上升0.01,储蓄率就上升0.76个百分点。” 【9】
在此,我们不能回避许多权威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都著文论述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无对应关系。我不知道他们研究分析的数据是采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消费和收入数据,“如果”他们运用的是罗斯福新政后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建立后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数据,那么得出“消费和收入水平、贫富差距无对应关系”的结论就顺理成章,但对当今中国却没有参考价值。因为相对完善的福利制度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中“人性”和“本能”的心理基础——(有财力盈余的)中产阶级“对未来经济缺乏安全感的恐惧”大大地减轻了。而当今中国民众恰恰就是处于福利制度支离破粹、人们普遍缺乏未来经济安全感的社会环境中!所以在当今中国,显示贫富二极分化程度的基尼指数和消费占GDP总额的比例负相关的论断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另有资料显示,中国制造的工业品成本,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90%的高位,似乎中国已缺乏提高工资水平的必要空间了。但是,中国制造品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单位产品的工时消耗都远远地高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唯有单位产品劳动力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就算在工资总额中的收入分配也存在严重不合理的的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严重的、普遍的腐败金额绝大多数都来自于企业,那么数额庞大的腐败金额和灰色收入,也必然挤占了劳动者的工资份额!所以,说中国企业已经缺乏工资提高的空间是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伪命题!
中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票否决”因素,就是民众缺乏民主权利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集权政治制度中无法控制的、普遍的权力腐败和合法不合理的灰色收入都必然挤占民众利益!根据被已经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欧美发达国家人民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建立完善民主宪政和“民选工会”,并让劳动者在民主宪政支持下,借助工会的集体力量来介入劳资工资谈判,使弱势的劳动者能够和强势的资本在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加上民众民主监督,才是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治本性原则。这两者,才是中国提高工资、制约腐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条件!
我必须特此说明的是,以哈耶克为首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都反对和否认工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功效,并列举出大量工会的弊端和负效应的实例。但所有这些对工会批判和指责,无一例外都仅仅是工会制度“不完善”的结果,都不是工会本身不应该存在的证明。如果我们认同资本可以在市场上联合为股份制以增加竞争力,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禁止劳动者联合起来增加竞争力呢?更何况如上所述,在中国这样原始的、权贵市场经济中,因劳动力刚性过剩产生的竞争弱势,才是劳动力市场上“不公平竞争”产生低工资的根源,如果我们还承认大多数腐败资金、合法不合理的灰色收入和不合理的、超高的资本利润,都挤占了劳动者工资份额,那么就等于承认中国极端的贫富二极分化的根源就是集权政治制度下的绝对权力和贪婪的资本相勾结的结果!
综上所述,贫富严重二极分化的事实,不但使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缺乏足够的财力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而集权的政治制度又缺乏自由开放的教育和学术环境,这就双管齐下,严重遏制了中国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其后果就是既遏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遏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活力,更进一步遏制了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上升的有效进程,同时也进一步造成消费疲软、产能过剩。于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和弊端就在中国“万事俱备”了。
结论就是,如果中国不能通过以民主宪政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来改变和摆脱严重的贫富二极分化现状,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的可能将无法避免!

好象车gai夭折了

能否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有很多因素影响,个人认为,能否更加全面地激活生产力至关重要。眼观当下,人们一个个都什么样子?官员们要么提心吊胆,要么肆无忌惮,老百姓要么惶恐不安,要么随波逐流,行尸走肉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性,他们缺少灵魂性的东西,在这样的前提下谈什么活力?政治体制改革是当务之急吗?未必,如果我们要求僵尸实现某种理想有可能吗?跟非智能机器人谈组织机构是什么效果?我以为当下最关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什么制度问题,而是应当有一场声势浩荡的涤荡心扉的思想和文化沐浴运动。思想和心灵被纯化,改革或许会像小儿科那么简单,生产力自然会被无限量激活、会爆发,那么还有什么不能跨越的陷阱呢?!

政改是成功的,是为天下黎明百姓着想的,顺应民心,顺应历史潮流的,不然又得天天追的你屁股问你幸福吗,

哈哈哈楼主不要在这个论坛发大实话,去天涯什么的都好
现在的矛盾全是体制矛盾
这个论坛都是民智未开的人群,或者全是国企事业公务员等既得利益者。
一句话:拱惨挡不完蛋,没希望。

中国的经济这些年确实跑得太快了,而我们的教育却跟不上。这两年市场经济不景气,对社会影响很大。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工资低,物价高。资源分配不公,让人民群众信心大失啊。

奴隶们天天都在歌功颂德,全然忘了自己还是奴隶

贫富差距大!有负面!

一些东西就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明白一些道理。所以兄弟伙要顶起哈。

不能这么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不过新的问题依然不断出现,体制有些跟不上了。

政策市场,市场变化全由政府决定,到最后贫富就会越来越大。

虽然是转发的东西,也看出你对政府的不满,你兜售的就是所谓的民主宪政这些垃圾东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前,一些人就是这样说中国经济要崩溃了,政府要完蛋了等等,结果呢?其实老百姓不需要知道基尼指数这么复杂的东西,现在老百姓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巴城越来越漂亮了,街上车都多得挤不通了,高速四通八达了,火车有了,机场也要有了,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比如腐败等等,但这个政府在我心中已经合格了。张维为教授在“中国人要自信”的演讲节目中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体制比什么体制更好,只有良政和劣政的区别,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政府就是良政。我想只是没如你的意吧?

不是说体制变了,经济就会变得更好,人民会更富有,这是谬论更是谎言,这是在帮助西方国家在推销他们的价值观念。接受这些观念或者说被武力强迫接受的国家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从1980年以后转型的重要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苏联),日本,韩国,菲律宾,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乌克兰,东欧,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伊拉克,阿富汗,埃及,利比亚,南非。
这其中,取得了比转型前显著优势的有没有? 答案是0!
基本持平甚至取得一些进步的:韩国,部分东欧,少数2-3个苏联加盟共和国。这里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只有韩国是靠自己的科技和产业取得了不输于朴正熙独裁时期的成就。东欧靠吃西欧,哈萨克等靠吃资源都不是自己的本事。
其他剩下的都是一桌的“杯具”,有的只是悲剧大小的不同。

你们说得好高大上都搞不懂
但是某个说“这个论坛都是民智未开的人群,或者全是国企事业公务员等既得利益者。”的贱人 你都这么聪明了 还在这瞎BB的逛个什么劲?

如果现在划分成分的话,我应该是贫下中农了。现在我最希望的事就是打土豪分田地,资产重组,重新分配!

只要通过自己努力,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的;P

党如果自我净化取得成功,可避免再次革命,前提是举毛旗,

楼主,看样子,你还是太年轻了。你没有经历,很难比较历史客观地看问题。共产党领着大家几十年干过来,实实在在的成绩在这里摆着,现在连美国都急了,你却无视,不知什么用心。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问题,可以说问题成堆,但中国问题的解决就一定用宪政的方式来吗?你放眼世界看一看,俄罗斯现在宪政了,结果怎么样?拉美宪政了,不还是多年身陷所谓的“中等收入陷井”吗?美国鼓吹的那一套,其狼子野心就是想把共产党赶下台,让中国分崩离析,最终肢解成不对其霸主地位构成威胁的散沙。它打烂的中东和北非,你好好看看,那里的人民,现在流离失所,生命旦夕不保,这就是前车之鉴呀!!!

{:4_123:}{:4_123:}{:4_123:}{:4_123:}{:4_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