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崩盘的山东模板:中国经济窘境的一面镜子


上个月去美国、欧洲路演了一圈,几乎所有外资基金都对中国低配。问原因,基本是同一个担忧:中国经济到底硬着陆了没有?
我告诉他们,从GDP数据看,中国经济应该已经进入了“L”型中的那一横,算筑底了。
但多数听众会不以为然,纽约的一个基金经理这样表述他的低配逻辑: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在债务问题解决之前就能涅槃重生的,08年的美国是这样,09年的欧洲也是这样,因为负债恰恰代表着旧经济锁定的资产和资源存量,是新经济地基上的地雷。你们中国并不比我们幸运或者高贵。这次,轮到你们了。
末了,他提出了一个疑问:你真的知道中国企业与地方政府的真实负债水平吗?它们被遮盖得那样严实。新经济大厦能在地雷阵上建起?
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知道他戳的正是我们试图忽略,甚至故意遮掩的痛点。
二、
我们传统看法里,山东与东北,除了当年闯关东有一定关系外,其他几乎天壤之别。东北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经济看不到希望的老工业基地,而山东却是中国三大经济发动机省份之一,它几乎就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实力。
但当我们还天真地以为债务爆煲只是东北这种特殊地方的特殊现象时,中国经济大省山东响起了一串雷声。
当年还在银行工作的时候,我就深刻认识到“只对一家银行负责的行长不是好行长”。当在多家银行有贷款的大客户资金链出现问题,将要形成实质性不良贷款时,正是纵横捭阖的行长们“同心同德,救死扶伤,渡人渡己”的时候,找过桥资金,借新还旧,能用的手段全部用上,先度过眼下这关,哪管之后洪水滔天。
纸包不住火,该来的总会来。29日媒体报道,曾经的中国500强企业山东天信集团陷入债务泥潭,7家关联公司天信集团、天圆铜业、天信光伏、天信进出口、天泽物资、天泽物流、澳纳纺织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其中负债最多的山东天圆有限公司负债总额高达104.52亿元,负债率高达180.77%。
这是继山东上市公司中国宏桥、魏桥纺织同时发布延迟刊发2016年全年业绩停牌,长兴集团破产、齐星集团债务危机后,短期内经济大省山东又一起企业风暴。
这种时候,你可能真的要重新评估,我们是否真的在“L”型的横线上?
在去年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说“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
东北近年来接连爆出獐子岛扇贝谜案、欣泰电气造假退市、昆明机床财务严重造假、东北特钢债务违约、辉山乳液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传统工业企业居多。
而山东的经济状况要远优于东三省,2016年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三,却也出现了百亿规模的连环雷。
我在老工业基地长大,目睹了产能过剩的工业企业如何在大环境入冬时,因为加杠杆走向死亡。山东只是一个缩影,在江苏、浙江这样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连环担保、债务高企,银行催贷也已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前些年钢贸、光伏、煤炭导致的银行坏账至今未能出清。就我所知,某上市银行真实坏账率是报表的十倍有余!
不好过的不仅仅是民企。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底国有企业负债总额是87万亿,今年3月份已经到了90万亿,每个月以15-16%的速度增长,按照财政部的统计口径,到今年年底国企负债总额会接近100万亿。
如果将这一数据联系一年来银监会批复的地方AMC(处置不良资产)牌照激增,一场狂风暴雨似乎就要来临。
六、
杠杆与经济下行两座大山压垮了这些企业,也正在吞噬整个中国经济。
巴菲特最不喜欢高负债的企业,他说这就好像“开车时方向盘上绑着一把匕首,路面一颠簸,匕首就有可能扎到你的心脏”。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乃至GDP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工商银行前行长、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杨凯生在网易达沃斯之夜的演讲中表示: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经济增长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是过度的,我国的企业从银行的融资是过度的。中国应该下决心进行去杠杆,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
对于银行,贷款从来都是甜蜜的负担,当企业借贷金额过大要出现问题时,为了保住职位,相关人员会想尽办法去掩盖,寄希望于企业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企业也就心照不宣的继续“享受”贷款。
对此李鸿章有着深刻认识,和洋人借钱不下于百次的他说:借钱少了,你是孙子,他是大爷;借钱多了,你就是大爷了!
在一个扭曲的关系中,银行信贷的功能和作用被错误的认识,企业希望通过做无本生意,完全靠借钱企业就能发展,就能获利,甚至将贷款资金违规用于房产投资、高利贷等。当所有能抵押的厂房、设备都抵押了,最后采取联保联贷的方式获取银行贷款。
在经济上行或者平稳期,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而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的利润将被迅速摊薄和吞噬、账款回收周期可能被大大延长甚至无法收回,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时,风险随即产生,这已不是拆东墙补西墙能够解决的了。
这也是银行和政府不愿意揭开的伤疤。天量M2投放带来房价的水涨船高,进而推动租金人工等经营成本上升,企业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涨价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企业习惯了杠杆经营,靠着贷款苟延残喘,寄希望于银行不停输血,银行寄希望于央妈继续放水,有朝一日经济回暖,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以前认为不放水就死给你看,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美联储进入确定的加息周期,中美利差的缩窄,以及资本的巨大外流压力,让央妈也已力不从心。继续喂奶,资本逃逸会必然加速,人民币汇率将压力山大,出现大型金融危机也不是不可能。狠心断奶了呢?会有一大批在经济转型尚无着落,整体下行中本就呼吸困难的传统行业公司出现窒息。
当货币政策出现紧缩趋势,类似天信、齐星集团的企业进退两难,拖字诀的玩法就必然走到了尽头。
而中国其实还有大量的天信、齐星、辉山。
中国经济这个冬天,大概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要冷得多。

#在这里快速回复#中国经济这个冬天,大概率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要冷得多。确实。

呵呵,谁的错

中国就是这个怪现象,说起来是富的流油,确实一些官员,老板也真的太富裕;但没钱上学,没钱买盐,没钱买鞋、没钱看病,没钱买房、死了没钱掩埋的穷人却随处可见。

我喜欢看这些,但是确实很难!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