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在越城区塔山街道柳桥下池塘(绍兴市第六医院旁)附近的居民惊喜地发现,柳桥下池塘原本黑色的河水开始变淡,原来常有的阵阵臭味也闻不到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河边正在作业的一台微纳米鼓风曝气机。据了解,这也是绍兴首次采用该项技术治理污水。
柳桥下池塘位于越城区延安路南侧,两岸有小型集中居住区、医院和图书馆等,属于断头河。长期以来,由于雨污分流不彻底,每天有超过100吨污水进入河道,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多年来,附近居民习惯称呼其为“黑臭河”。
今年4月1日起,塔山街道与绍兴源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拟利用该公司研发的微纳米曝气造流系统,对柳桥下池塘进行水质治理。该项目也是绍兴市“330海外人才计划”创新创业项目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鼓风机接入水中后,通过水管外接了多个圆形的曝气装置。这些曝气机周围不断产生细密的气泡。“源程”行政总监吴秀萍向记者介绍,传统的鼓气装置向水内通入氧气,往往会由于功率过高,鼓出的气泡较大,迅速浮出水面后在空中释放气体,无法实现导氧入水的效果。而利用微纳米曝气装置产生的无压微泡直径小于0.25毫米,其表面张力小于水,不会浮出水面。“众所周知,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所以必须要使气泡内的氧气与水有充分接触,才能使水底微生物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氧气。”吴秀萍说,含氧量的增加可以促进水塘微生物的活性,从而促进生物降解作用。
此外,为了减少新排放物对池塘水质的影响,施工人员还在池塘的排污口特别加装了隔油池,通过化学方式对污水进行预处理。
“水内含氧量的提升,除了增加微生物的降解活性外,还能够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从而进一步提升水质。”吴秀萍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在池塘内种植了美人蕉、西伯利亚鸢尾、铜钱草等具备较强吸污能力的水生植物,将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对该池塘进行综合整治。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功在千秋。
记得曾经填平,夷为平地。
路过,不错!
环境好起来,靠的是人。
治标不治本吧,死水怎么活过来呢
种植水生植物无多大用处,种太密了会吸收水中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绿藻,适量种点还是有益的但到冬天 全死了。还是搞点过滤网来得好,能过滤吸收油污。曝气装置应为换气装置,把废气排出,纳入新鲜空气,就像养鱼的氧气泵的空气 对流作用
五水共治,关乎民生
高科技治理污水,应大力推广
加油加油
现在的干部越来越有作为了,顶
做官不为民办事,不如回家种红薯。
要保护水资源~~
五水共治的功劳啊,不错
为五水共治赞一个。
看到这帖子真是高兴!
政府有作为
有个干净的环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