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这小区的“孝心卡”火了 子女探望父母停车费可减免


 上个周末,吴敏如往常一样回到爸妈家。吴敏每个星期都会去两三次,父母年纪大了,常念叨着孩子,最希望儿孙能陪在身边,因为弟弟工作忙,抽不开身,她是家里的长女,自然也就跑得勤些。
  吴敏的父母住在新兴街道明月社区吉明里小区,这一次回来,吴敏明显感觉到小区和以往有一些不同。
  车开进小区,吴敏看见一张粉红色的告示张贴在墙上,她听爸妈说过,小区最新推出“孝心卡”,告示上面写着停车优惠的方案。
子女有了归属感
  吴能观今年78岁,老伴顾晓阳75岁,虽然两位老人平时也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但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能多回来陪陪他们。所以这一次,吴能观对“孝心卡”特别上心,几天前告示一贴出,吴能观就跑到社区服务中心为女儿办了一张“孝心卡”。
  吴能观没给儿子办“孝心卡”,因为他说办卡也是有要求的,“必须达到平均每周探望两次以上的频率,才能全年免费停车。”吴能观说儿子在公安部门上班,平时忙得连家都没时间回。
  以往,吴敏每次来看望爸妈,少说也得待上几小时,双休日有时会待上一整天,心里多少也会惦记着停车费。有的时候,她会将车子停在小区外面,但是找停车位确实麻烦,又不敢随便乱停,怕被贴罚单。
  这一次,吴敏的心情特别轻松,她要在爸妈家待上一天,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她再也不用惦记停车费了。
  就这几天而言,吴敏回父母家的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这个孝心卡让我有了归属感,回家看看爸妈变成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住在一起停车费减半
  程炜虹也是吉明里小区的一位老居民,她的外孙在吉水小学读书,马上就要读二年级了。
  程炜虹的女儿程洁一家住在南湖小区,平时因为工作忙,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就落在了程炜虹的肩上。
  一开始,程洁每天下班后都会赶到吉明里小区,在妈妈家吃完晚饭,再带着孩子回家,可是这样一来,费时费力不说,还浪费钱,于是他们商量决定,干脆让程洁一家搬过来一起住。
  去年,程洁就已经在社区服务中心办了一张停车包年卡,全年停车费共400元。
  前几天,程洁上班时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小区推出了“孝心卡”,和父母同住的业主全年的停车费可以减半。
  电话中,程炜虹的语气很开心,她让程洁准备好相关证件,以便她去服务中心替程洁办卡,400元变成200元,在老年人眼里,确实节约了不少。
  妈妈开心,程洁自然也非常开心,但是对她而言,“孝心卡”的意义远不是停车费便宜了一半那么简单,“其实对我而言,无论停车费是400元还是200元区别并不大,因为我是和父母同住的,所以无论多少我都会交。但是我想,社区推出这样的‘孝心卡’,其实也是一种公益行为,它的受益者更多的是那些不和父母同住的子女,社区在用这样的方式提醒他们要多回家看看。”
公益行动受欢迎
  这些天,吉明里小区比往常都要热闹,汽车进进出出的频率变高了,前来社区服务中心咨询如何办“孝心卡”的居民也络绎不绝。
  “孝心卡”是面向65岁以上老年居民的亲属发放的,分为两种:与父母同住的业主持金卡,全年停车费减半;前来探望父母的车主持银卡,平均每周探望两次以上的给予全年免费停车的优惠,若低于两次,按探视次数分两档收取停车费。
 吉明里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老小区,这里的住户大多是老人,而老人们最大的心愿则是子女们能多陪在身边,所以方案一推行,就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短短几天时间,就有50多位老人咨询办理的方法,更多的“孝心卡”都是老人为子女办理的。“办理‘孝心卡’需要同时出示多种证件,所以很多老人只是先来咨询,并口头申请了一下,还得等他们将证件一并拿来,我们才能发放‘孝心卡’。”对于老年人的热情,明月社区负责人张红燕表示,确实在意料之外。
敬老爱老从子女做起
  其实策划“孝心卡”的方案两个月前就开始了,从初稿到定稿,中间反反复复修改过7次。每一条要求,每一项规则,大家都反复琢磨过,包括前期对车辆进行排摸测算,最终在小区财力允许的情况下,由吉明里小区自治委员会一致通过才正式推行的。“我们预计,‘孝心卡’一经推出,每年社区减免的停车费将在1.5万元左右,对于一个居民自治小区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张红燕说,但她觉得这样做值得。
  既然前期工作那么复杂,社区又需要贴钱进去,怎么看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又为啥去推行呢?
  “在这个老龄化社区,孝心是难能可贵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将关注点放在孤寡老人身上,志愿者们也会定期来慰问孤寡老人,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本身有子女却不在自己身边的老人。”平时,张红燕常听社区里的老人们说,希望子女能常回来陪陪他们,但是子女工作忙所以没时间。
  老人们内心的渴望,张红燕都记在了心里。“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去召唤那些因工作忙而搁浅的孝心,用此方式来告诉子女,没事多回家看看。”
编后语
这张“孝心卡”一经推出就在嘉兴甚至全省引起了轰动,大多盛赞,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即使全年免费,也就几百元的小钱,如果真为了省点停车费而常去看望父母,孝心也会打折扣。但对于吉明里这个靠居民自治的小区来说,全年拿出1.5万元来鼓励老人的亲属常回家看看,真心不容易啊。小区“当家人”在物业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能想到这么好的金点子,说明他们把老人放在了心上。他们的目的是推动子女关爱身边的老人,用心良苦,既让人感到温馨,也令人心生敬佩。
记者 孔嘉敏 摄影记者 王 蓉 通讯员 江 英
via嘉兴在线

听到这个消息总感觉怪怪的
这个办法好,值得推广

讽刺,大大的讽刺

不要这种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