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html/2014-01/20/content_889259.htm
推土机在取土作业,贺家池已难见水面。 记者 黄霄 摄
微调查
“希望有关部门为我们的‘母亲湖’贺家池勾画出美好的蓝图,让她回到沿湖百姓心中,重归大自然……”日前,本报收到多名读者的来电来信,反映位于我市陶堰、孙端、道墟三镇交界的贺家池被人取土烧砖,造成湖底到处是深坑,且烧砖烟囱污染周边环境、影响沿湖村民健康的问题。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村民反映情况是否属实?贺家池是个怎样的湖?记者日前作了走访调查。
■ 记者 周国勇 沈兴国 文
寻找贺家池
来电来信的读者中,很多是绍兴高新区陶堰镇邵家溇村村民。为核实情况,记者一行专门赶往该村,并见到了位于该村附近的贺家池,发现村民反映情况确实存在。
从邵家溇往北行车不过数分钟,村路就到了尽头,一座废弃的红砖厂出现在眼前。据介绍,这就是曾经的上虞道墟屯南砖瓦厂。但现在早已人走楼空,只有无数的红砖被高高码放,更加衬得荒芜寥落。很快,在厂房的东侧,我们看到了另外的场景——一个显然是被人为挖土而形成的巨大深坑,坑的旁边堆放着碎石乱砖,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建筑渣土。“这坑所在的地方,就是贺家池原来的湖底,为了烧砖而被取土挖成这样的。这些以建筑垃圾为主,不排除有印染污泥的废渣,就是用来填坑的。”几位当地村民告诉记者。
据《绍兴市志》记载,“贺家池位于绍兴县皇甫乡和上虞肖金乡交界处,为两县共有。传为贺姓聚居村庄,至宋积水成湖,故名。长约2500米,宽约1500米,东西向长方形,面积2910亩。平均水深1米,最深处2.5米。有灌溉、航运和养殖之利。湖水经马山闸注入杭州湾。有班轮通绍兴城和上虞肖金等地。”
“大约在1985年底,贺家池四周被人筑起了堤坝,中间被分成了几十个池塘开始养鱼。但因为种种原因,都先后失败了。大约从1987年底开始,湖区就陆陆续续冒出了砖窑,纷纷大肆从湖底挖取粘土烧砖。”据村民邵金兔等回忆,最多时贺家池“有轮窑13座”,每年取土“近百万立方米”。“包括屯南砖瓦厂在内,最近两三年关停了几家,但还有一半在照常经营,每年挖土还在70万立方米左右。”
随后,记者被引导着西行,一路上看到了更多的砖窑遗址和依然烟囱高耸的砖厂,以及因被长期取土而形成的大坑和用来回填的建筑垃圾。其中,最夸张的一处建筑垃圾堆放点已成了一座小山,高出路面有两三米,上面长着荒草,攀爬上去颇有难度。据这些村民估算,其占地不下100亩。而正是在这上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震撼的场面:西北面的“山”脚下,赫然出现一个比屯南砖瓦厂面积更大、取土更深的大坑。也许是“山”的高程和坑的深度反向作用的缘故,眼前的土坑更像是个巨大的峡谷,深得让人不敢直视。坑里有3台推土机正在取土作业,此时看上去只有火柴盒一般大小。
在这次寻访中,我们见到最少的,恰恰就是水面。除了村民口中的一段环塘河和中心河,其他均已不见踪影。“环塘河和中心河都是当初挖塘搞养殖时,为方便行船而留出的河面。但现在除了中心河,以及这里和湖的北边还有一段环塘河外,整个贺家池已经没有水面了。”邵家溇村村民毛春荣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不少村民的心声。
呼吁拯救
尽管湖水不深,但因为湖面广阔,加上没有破坏,曾经的贺家池给包括陶堰镇邵家溇在内的沿湖村民留下深刻印象。
“千百年来,在沿贺家池而居的村民记忆中,她曾是一湖碧波,抗旱泄洪、调节水源、引船走货、灌溉饮用,可谓功能齐全。湖周边菱红莲碧、苇白茭嫩,而湖中野鸭嬉戏、鱼虾腾跃,堪称景色秀美,物产丰盈。环湖村镇中,既有名人遗址——邵家溇邵力子故居、西上塘陶成章故居,又有名人童年趣地——鲁迅外婆家皇甫庄。向西的后堡村,还有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的活动旧址。凡此种种,都表明她实乃瞻仰游玩的好去处。”记者手头的一封读者来信中这样写道。
“因为水浅而清,小时候的贺家池连湖底的水草、鱼、虾都能看到。”从小在湖边长大的邵家溇村村民邵金兔说,夏天每到傍晚,湖边都是戏水的人。起风时,水浪拍打岸石,哗哗地响。“家里有客人来了,都喜欢乘船到湖上游一圈。据说邵力子先生和鲁迅先生在游湖时曾经还碰到过。”这位虽已离开老家多年,但一直视贺家池为“母亲湖”的村民回忆道。
“贺家池东到上虞区道墟镇屯南村,西到孙端镇皇甫庄村,南到陶堰镇邵家溇村洪桥自然村,北到孙端镇樊浦村寺东自然村,涉及三镇、七村,水域非常大。我们从前划船从家里到寺东,单趟就需要40分钟左右。”正是看中优良的水质资源,16年前,村民毛春荣在湖边承包了20亩地开始养殖青虾。但现在因为湖水越来越少,他的养殖已经难以为继。
遭遇困境的还有同村村民邵宝木,他承包了道墟镇范围的110亩环塘河水面养鱼。但从去年开始因为被人筑坝抽水取土,养殖面积只剩了60亩左右。
而在其他沿湖村民看来,湖底取土烧砖不光破坏了湖体和土地资源,更大的危害在于烟囱排出的废气还污染了大气,使区域农作物减产,也严重影响周围群众的身心健康。
“我们从小在这里生活,贺家池就像我们共同的母亲。现在它被糟蹋成这样,我们除了痛心,就是气愤。”邵金兔说,我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有关部门出面尽快阻止这种破坏行为,并恢复贺家池原样,“让它回归自然,造福沿湖百姓。”
各方回应
据记者了解,目前贺家池湖底仍在经营的砖厂主要集中在上虞区道墟镇。17日,记者专门赶到该镇,并与两名经营者进行了联系。
该镇新屯南村(屯南与屯北合并后的新行政村)位于道墟也是整个上虞的最西侧,从该村再往西不到5分钟车程,就是古老的肖金砖瓦厂。因为临近春节,这里已经开始放假,现场除了高高矗立的烟囱和堆放的红砖,整个厂子寂静无声。
它的西侧是贺家池最东岸,也正是取土的现场——大坑、土坝,以及土坝上飘摇的荒草,是主要景象。“这个砖厂我也曾经承包过,大约10来年前又被别人承包了,承包期20年。”道墟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任银祥说,“这是全镇最早开办的砖厂,至今已有近30年了,因此这坑也被挖了30年了。”他告诉记者,镇上的砖厂有两种类型,一种产权是属于镇政府的,一种产权是属于村集体的。他现在参股的另一家砖瓦厂,产权是钱上村的。“但即便砖厂不在贺家池里或者边上,烧砖的土也基本都是从湖底取的。”
另一位砖厂承包者、中联村党总支书记阮德灿手中承包着包括肖金砖瓦厂在内的三家砖厂,其中一家位于孙端镇皇甫庄村。他表示,两家位于道墟的砖厂都是向道墟镇政府承包的,承包期均为20年,都已经营了十多年。但在是否从贺家池取土问题上,他说自己的砖厂材料以建筑废土掺杂煤渣为主,只有“接济不上时”也会去湖底坑里挖一些。
道墟镇政府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贺家池筑坝养鱼前,肖金砖瓦厂就存在了,之后才有了其他的砖厂。“刚开始是从田里取土的,后来被禁止掉了,才开始从湖底取土。”该人士说,之所以这样,主要因为贺家池水浅草多,养鱼没有效益,最小的地方亩产才2公斤。“而当时砖头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物资,因此改从湖底取土,是为了兼顾耕地资源和建设的需要,这在当初还是一种先进的思路和做法。所以贺家池取土烧砖,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是现在才出现的。”
据悉,近几年,当地已经意识到取土烧砖对资源的巨大破坏,正在逐步关停一些规模小、能耗高的砖厂。“去年上虞一共关停了21家砖厂,其中道墟关停了6家。”这位人士表示。
对此,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支队支队长陈章锐表示,单从贺家池湖床被人取土制砖或直接对外出售这一情况看,这属于一种非法行为,必须进行阻止。“现在因为情况尚不清楚,考虑到职责范围,建议跟当地的国土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查清情况。”他表示。
记者随后与市国土局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取得联系,两位局领导一致表示,将立即派人前往调查,发现问题立即查处。市水利局高新区水利站站长杨朝军表示,因为刚刚经历区划调整,他们对这一情况不是很清楚,将会尽快去现场了解情况,然后给予答复。
据说要关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