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读书无用论


现在在很多地方都能听到读书没有用的说法。现在说这句话的人太多太多了。说这种话的人,一般都是目光短浅,往往看重一些眼前利益。在他们的眼里,一个拥有一定学历的人,可能不及一个初中没毕业务工的人厉害。缘何?一方面,现在评定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仅仅看资源占有多少。在很多人的眼里,一个科学家的价值不及一个企业家的价值。因为大家都觉得科学家做的都是高大上的事情,离自己太远。而做企业则更实在,因为一分一毫皆可见。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高考之前,更看重语数外和理化。由于这样的高考制度,把学生的天赋泯灭的差不多了。其他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成了冷门。高考也仅仅看重分数。试问,这样如何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所以,一些优秀的学生可以进入名牌大学实现自身命运改变。但是,大多数仅仅上一般大学的学生该怎么办?大学生涯仅仅通过几堂课,看着老师读一遍ppt就能改变自身命运?非也!毕业了要找工作,参加各种招聘会。与社会的长期脱轨,致使他们社会适应能力肯定不如那些早进入社会的初中生。而读书无用论也是相当危险的。对于家庭来说,严重限制家庭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对家庭发展影响巨大。对社会来说,助长实用主义,从而不利于社会分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马云的,国家需要科学家开拓知识前沿,需要工人制造产品,需要农民生产粮食,需要音乐家谱出好的曲调,需要诗人写出美妙的诗篇。现在大家生活压力都大。但试想社会人人都只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头破血流,整天都在谈论谁家存款多少的时候,那样的社会是可悲的。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

没有文化是可怕的,寸步难行

楼主点破了我们的严重的社会危机。

读死书也不行,我最近招聘了几名大学生,说实话我真想一巴掌拍死她们

读书也要量身定制,不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否则,会油去灯不亮。

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有的人成功靠的是实践、经验、机遇,还可能是常人干不了的事他能干,等等。因现在的普及教育,所以良莠不齐,但是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要不服,在一个平台试试!!!我不否定,书读得少但是有很强能力的人

也只是一点思考而已,抛砖引玉,也只是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我就是靠知识改变命运的真实案例

其实,我们传统思维就是读书可以做一切事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模式化、批量化的进行生产。所谓模式化就是按照统一模式培养学生。近年来所谓的素质教育几近空谈。在分数万能的考试制度下,有几位家长,几位教师,几位学生在重视自身综合素质?有几位家长、老师真正去发现孩子的特长?孔子言因材施教,在当下的教育中可曾体现出来。我们的教育的作用已经被扭曲了。当下的教育被赋予了改变自身、家庭命运的作用。或者说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改变自身命运。唯分数论让孩子们失去了发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就缺乏相应的锻炼。进入大学以后就更加迷茫了,缺乏自身将来规划。把过多的精力投入网络、谈恋爱、社交活动,试问几人把一半精力投入学习之中?几人专心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大学也就成了养老院。另外,当下教育行政色彩浓烈,很多大学教师上课仅仅是讲讲ppt而已,学生学到与否,可能打一个问号。而进入社会之后,自然很难适应社会需求。其实,单位应该思考要招收具备什么能力的学生,而不是拿了什么学历的学生。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找工作。大学也不是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加以区分。所以,您说的读活书,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不能把全部责任放在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