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不少行业都在做最后的营业冲刺,比如说餐饮业。于是,就有骗子利用此进行设套,稍不小心就有可能中招。昨天,市区一家饭店面对“巨额订单”,幸亏老板没有被大单冲昏头脑,而是识破对方的诡计,才避免损失。
“科长”来电订餐一周
按照以往的惯例,临近年底应该是餐饮业的旺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于是,餐饮业的很多从业者都在想各种办法,在过年之前冲个量。“你是东升路上的××饭店吗?我是驻嘉××单位后勤科的张科长,想在你这里预订饭局。”
昨天上午9点40分,东升路上一家饭店的老板接到一个订餐电话。据了解,这家饭店平时的订餐电话并不少,所以老板并没觉得有什么异常之处。但接下来的情况让老板警惕起来。
“张科长”自称,驻嘉××单位有一个60多人的聚餐,包括10多位领导和几十位下属。每天要预订6桌,一共要预订一个星期。每桌按照1500元来配菜,发票开1800元。
“这涉及单位的秘密,你这里地理位置不错,比较隐蔽,所以才到你这里预订,你要保密。我现在正在开会,一会儿再给你打过来,到时再确定。”“张科长”千叮咛万嘱咐,很不一般。老板掐指一算,每天6桌,每桌1500元,7天就是63000元,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如果能做成,就可以赚一笔。
两个小时后,“张科长”果真再次打来电话,特别对酒和海鲜提出了要求,称啤酒要雪花啤酒,白酒一定要红花郎。但是,他自称不久前和红花郎代理商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不想跟代理商接触,老板最好自己去跟代理商联系。
“张科长”说着,就准备将红花郎嘉兴代理商的手机号码给饭店老板。老板越听越觉得奇怪,马上表示自己有代理商的电话,如果真要预订,最好先预交点订金。收到订金后,自己会马上去代理商那里拿酒。
“张科长”答应了,说下午2点会上门预交订金,但是并没有来。晚上再打电话,已经关机。饭店老板找了个熟人,查了这家驻嘉单位的后勤科。人家告诉他,后勤科并没有一个姓张的科长,而且单位也不可能在外面订餐。
年底警惕“订餐诈骗”
新嘉派出所的民警得知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但由于未得手,所以不好调查。那么,“张科长”到底要怎么骗呢?这家饭店的老板称,“张科长”所谓的红花郎代理商肯定是假的,一旦轻信后就会上当受骗,他要骗走的是饭店为订餐一事去买酒的钱。
“就算代理商是真的,骗子也早已设计好,告诉红花郎代理商会介绍饭店来买酒,自己则从中拿回扣。其实,所谓的订餐就是假的。”饭店老板分析认为。
据民警介绍,每年临近年关类似案件都会发生,骗子订餐时都会声称吃饭时要消费高档白酒和香烟,要求饭店方面到超市或者代理商那里去购买。有时候,骗子会跟着饭店老板一起去购买。到了超市或者代理商那里,他们会谎称所带现金不够,跟饭店老板借钱等。钱一到手,就会想方设法支开饭店老板,然后消失。
记者了解到,骗子盯上的其实不仅仅是餐饮行业。不久前,凌公塘路的一家白酒经销部也差点中招。一名自称来自“中元建设采购部”的男子上门表示要预订价值10多万元的酒。有关中元建设的事情,对方说得头头是道。临走前,他向营业员借了70元钱,表示到时一起归还。第二天,男子打电话来让营业员带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到某工地拿钱。营业员担心被骗,不敢去。第三天,对方的电话再也打不通。营业员托人去中元建设打听,采购部根本就没这个人。
“营业员一旦拿着身份证和银行卡去,肯定会上当受骗。骗子要么要挟其说出银行卡密码,要么又找借口向营业员要钱,实施诈骗。”该白酒经销部负责人分析认为。春节临近,单位和个人到各种餐厅订餐较多,警方提醒餐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提高防范意识,免遭损失。(南湖晚报)
骗子,死光光
:lol讲半天中元才骗着70块是不是亏了
这些骗子的智商真是高啊,什么玩法都想的出来啊,普通老百姓一定要淡定啊,不要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哪有自报领导出面直接订餐的哈,这个骗子忘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