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看到这样一个帖子:本人阳百凡,女,湖南郴州人,今年24岁。2017年2月因月经不调,于当月27日在绍兴市震元堂就医,经医生问诊后开具中药药方,在本药店按药方抓药,遵医嘱服药。(本人身体状况良好,无异常病史)于第二天出现鼻孔出血,喉咙失声,全身奇痒难止等症状后去震元堂咨询坐诊医生,医生建议去医院检查。于当日在绍兴市第五医院做喉镜检查,当时医生未告知检查结果,建议回家休息。随后我拿着第五医院的喉镜检查单去了第二医院,医生告知喉咙有明显充血,建议全方面检查,经验血检查发现肌酐偏高,需马上入院进行降肌酐治疗,入院接受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反而恶化。医生说要进行血透或者换肾。
我平时也是个质疑中医的人士,不过这个帖子,一眼看来是不能证明震元堂的中药吃坏了人的。首先患者自己说当天吃药,第二天见效。当日入院检查,随后查出尿毒症。一天的中药吃成尿毒症,无论如何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尿毒症本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
当然,这事上我觉得可以排除震源堂单次开药的责任,但是不能逻辑非常严密的排除震元堂和中药的责任。因为患者没有提供更多的说法,但有一种合理想象的可能性。相信中医的人不会只吃了这么一次中药,一个24岁的女孩,会不会有长期服用中药的历史,会不会在这次之前有过去震元堂开药的记录。如果有长期服用中药历史,因为中药导致尿毒症是有很多先例可循的。
第二这个人会不会是碰瓷,因为他自己一天吃成尿毒症的不严谨表达。很多人说,会不会是碰瓷的,这点我觉得不会。碰瓷的话,有个前提,他本人认为并相信中药会导致尿毒症,如果有这样的见识,去碰瓷的可能就小了。再者我们反中医的会这么认为,但在社会主流认知中,很多人不认为中药会导致尿毒症,用这个碰瓷,不是个好方案,至少很难获得普通人的舆论加持。而且客观上,要在一次病例中逻辑严密的建立中药和尿毒症的因果关系,估计也很难,专业的医生,包括处理医患纠纷的机构,也不会支持。还不如去路上找机动车碰,更容易讹到钱。因此,一个正常人是不会有动机,拿一天的中药去碰瓷的。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其中一种常见的有毒中药,说明下部分中药确系居家旅行,合法杀人的必备毒药。但一天吃成尿毒症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牛黄解毒片?下毒片!
作者:@远离中医药 国人最熟悉的一类“症状”应算最暧昧的“上火”,当自已出现口角糜烂、咽喉肿痛、便秘、牙龈出血等,潜移默化的中医文化教育就化身老中医自诊“上火”,有喝凉茶,有吃“清火药”如牛黄解毒片等,数日后,“上火”症状往往如期消失,便更觉得“去火”有效;以后再“上火”,就再次自疗。一般还因经验丰富之故,进而指导家人好友选择吃“去火”中药。
牛黄解毒片说明书
【成份】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次~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本品不宜久服。
【执行标准】《中华药典》
查询CFDA数据库,共有713条批号。
[size=; font-size: 3.575em,3.575em]X
牛黄解毒片成分分析
【牛黄解毒片】分大小片剂型,大片每片含50mg雄黄,小片含33mg雄黄;口服剂量为大片每天6片,小片每天9片,即同样摄入雄黄300mg/d。而按《中国药典》,雄黄含二硫化二砷(注,药典出错了,雄黄化学式应为As4S4)不得少于90%,日服用量为50mg~100mg/d[ 1]。以有毒的砷化合物制药“去火”已够骇人,而这种中药的雄黄日用量居然是《药典》限量的3~6倍!《药典》对中成药也没约束力?按药审委员周超凡统计,约有66种雄黄制剂的常用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 2]。
重金属对人体健康有很严重危害,世卫组织(WHO)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有一个联席机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重金属摄入限量标准,其中对无机砷的PTWl(每周耐受摄入量)为15ug/kgBW [ 2],相应的可算得60kg体重成人日上限128ug。砷在饮用水及食品中也存在,WHO饮用水砷限量0.01mg/L (10ppb);一般正常饮食条件下,成人每日可能摄入40~70ug砷。中国的食品类重金属限量也参考JECFA建议,如中国大米砷限量0.5mg/kg,但中药中使用重金属汞砷化合物滥用很严重,是法外之地。跟JECFA总砷限量比较,服牛黄解毒片致总砷日摄入为JECFA限量的2343倍!
中医药界会辩解:雄黄主要是四硫化四砷,不溶于水,服入的四硫化四砷会通过粪便排出,因而对身体影响不大,虽然这时他们会无耻的忘记如不能吸收为何要以雄黄入药?其实动物实验证实四硫化四砷也可少量吸收入血,并且是消除半衰期较长(9~12h)[ 3],虽然毒性相对较小,但长时间服用可致慢性中毒。最重要的是,雄黄药材是含可溶性杂质三氧化二砷(AS2O3),即著名的砒霜,成人口服中毒剂量10mg,致死量100~12mg。雄黄加工成粉末会产生高温使四硫化四砷氧化生成剧毒三氧化二砷,不同的工艺加工成的雄黄粉,其三氧化二砷含量在2~12mg/g之间[ 3],水飞法约5mg/g[ 3]。以水飞法可溶砷量可算得每日牛黄解毒片中300mg雄黄含三氧化二砷1.5mg,以可溶砷计算,也超过JECFA无机砷限量的12倍。
雄黄急性中毒首先出现口干咽燥,流涎,剧烈呕吐,头晕,头痛,腹泻;重则多部位出血,惊厥,意识丧失,发绀,呼吸困难,呈休克状态,多死于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中枢麻痹。雄黄慢性中毒可出现皮疹、脱甲、麻木、疼痛,可有口腔炎、鼻炎、结膜炎、结肠炎的相应表现;重则可有肌肉萎缩、剧烈疼痛及膈神经麻痹引起的呼吸暂停。此外,有报道雄黄可诱发肿瘤,影响胎儿发育、中毒性肝炎及砷角化病和砷黑化病[ 3]。
大部分“上火”症状实际是自限的,不能说明牛黄解毒片有效。但有人认为“便干、便秘”也是“上火“,服牛黄解毒片去火通便,这倒是很“有效”,这主要归功于【大黄】,其含有大黄酸、大黄素等蒽醌衍生物,有通便效果,但这些蒽醌衍生物,会干扰胆红素代谢,引起肝损伤;可致结肠黑变病,导致结肠癌变的概率升高,并不是安全的通便药。(照片作者:@ lw56102)
冰片有神经系统毒性。1998年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一名两岁的儿童在多次服用“回春丹”后,因两次抽搐被送进了医院。州卫生厅的食品与药品实验室发现该产品中含有未申报的成分冰片,并警示“冰片是一种非常有毒的化学药品,很小的量就可导致烦躁、激动、痉挛恶心、呕吐、胃痛和肝损伤,甚至致死”[ 5]。此后出口到美国的中成药似乎都取消冰片成分。
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病例
牛黄解毒片含雄黄比有合法投毒指南之称的《中国药典》规定的限量还高3~6倍,因服用牛黄解毒片致中毒的例子常见报道。有报告牛黄解毒片的不良反应:
①皮肤及附属器官损害:固定性药疹、麻疹样或斑疹样药疹和剥脱性皮炎等,长期大量服用引起皮肤黑变病;
②消化系统损害:胃肠功能障碍、上消化道出血、结肠黑变和肝损害等;
③血液系统损害:尿血、衄血等,过量服用引起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
④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精神失常,呼吸困难,语言不清,四肢抽搐等。
以下是几例具体因服牛黄解毒片中毒的,均为砷中毒。
患者,男,21岁,患者2d前因“扁桃体炎”自行服用罗红霉素胶囊、牛黄解毒片,用药后洗澡时发现龟头部位出现暗红斑,瘙痒不适,未予以重视,继续服用上述药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遂来就诊。检查龟头部可见直径约1.2cm类圆形水肿性暗红斑。诊断:固定性药疹。停用牛黄解毒片,给药治疗。1周后皮疹消褪,遗留暗褐色的色素沉着[ 6]。
女,37岁,机关干部。自2002年初因便秘自购牛黄解毒片服用,每天口服4~6片。2005年12月开始感觉腹胀,进食后加重,且双下肢浮肿,未太在意,间断口服速尿片利尿、消肿治疗,腹胀症状逐渐加重。入院诊断考虑:肝硬化,病因不明、失代偿期、活动性、合并腹水。肝穿病理提示肝硬化(活动期),考虑肝静脉阻塞性病变(VOD),与药物直接有关。追问病史,患者长期用药只有牛黄解毒片[ 7]。
女,29岁,职员。从2000年起为“去火”长期间断口服牛黄解毒片,每次2~5片,平均每2周服1盒。2002年秋就诊1次,诊为皮肤黑变病,无特殊处理。2003年躯干呈弥漫性色素沉着,同时双掌跖出现角化增厚。2004年初出现胸闷、心慌、全身不适症状。临床诊断:慢性砷中毒[ 8]。
女,32岁。9年来因便秘,每日口服牛黄解毒片9~24片,偶有间断。4年前掌、跖出现散在角化性丘疹,逐渐增多并融合,形成淡黄色角化性斑块,质地硬,无自觉症状。3年前,颈部开始出现点状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斑,并逐渐泛发全身。皮肤科检查:全身灰黑色色素沉着,其间夹杂点状脱失斑;掌、跖见淡黄色角化性斑块,质地硬。尿砷1.020mg/L(正常值0~0.5mg/L)。入院诊断:慢性砷中毒。治疗3个月后双足角化明显好转[ 9]。
牛黄解毒片的雄黄有必要么?
牛黄解毒片中的雄黄有毒,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三氧化二砷更是剧毒,那么是非加雄黄不可么?杨世友等用小鼠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去掉雄黄成分的牛黄解毒片在多个实验中与等剂量的牛黄解毒片的作用无显著差异。因此,牛黄解毒片中雄黄的治疗作用值得怀疑[ 3]。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掉有毒的雄黄?中医界素有动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的优良作风,何况监管部门宽容得很。值得指出的是,去掉雄黄成分的京制牛黄解毒片也没有经过严格临床验证过的疗效,当然,不会产生砷中毒就是了。
“上火”不神秘,不玩玄虚更健康
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还分为“实火”、“虚火”、“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然后装模作样的辨别虚实按脏腑类型辨证论治,进行清热泻火或滋阴降火。这些很玄幻、不统一,缺乏现代科学元素。因此,国家中医药局将“‘上火’的机理与防治”申报国家973项目,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永升坦言:“中医还缺乏对上火的科学内涵的阐释,中医疗效机制还不够清楚,‘上火’病征缺乏规范的辨证标准”[ 9]。啧啧,忽悠这么多年,还是缺乏规范,机制不清楚。
虽然这973项目将投入1500万经费研究“上火”,大家也不指望出个什么可信结果。但是对中医“上火”常见症状,现代医学却是早有科学解释并有合理治疗手段:
可怕的“牛黄解毒丸”创新用法
如果说,牛黄解毒片用来“下火”是传统愚昧用法;现在更能看到其向现代医学有明确诊疗程序的疾病挑战,比如可查到如下这种论文:
牛黄解毒片含化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6例疗效分析
牛黄解毒散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溃疡53例
牛黄解毒散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8例临床疗效观察
上感/感冒、小儿手足口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都主要是由病毒引起自限性疾病,现没有特效药,按诊疗指南,主要是高烧时给退烧药或物理退烧,皮肤护理,观察,如果发现病情加重就再送院就医,一般就数日内康复。没有任何证据及理由给患了自限疾病的孩子服含砷毒中药。这种违反治疗指南的事情不但敢做,还可广为宣扬推广!
附,关于砷剂治疗白血病
讨论牛黄解毒片含砷致病人中毒,中医、中医粉可能不服,马上扯出,“砒霜还能治癌症呢!”,与其回贴,不如特别加上这么一小节。
上世纪七十年代,东北有民间中医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哈医大张亭栋等获知后跟进研究,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另外两毒药材无效,发现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但其机理尚未清楚。后来王振义、陈竺等加入研究,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1998年之后,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疗作用。
从这简介可知,除了最前面受中医启发,后面的临床研究、分子机理研究都是基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以前是绝症,维A酸(ATRA)和砷剂联合治疗完全缓解率已达80%以上。砷剂依然有毒性,然而面对绝症,值得冒风险,治疗时也严格监控防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服牛黄解毒片“下火”、“通便”,却是没道理、完全不必要或有更安全选择的。
总结
牛黄解毒片含雄黄,硫化砷,每日总砷量达300mg,是中国药典规定的3~6倍,更是JECFA限量的2343倍!即使以可溶性砷算,也是JECFA限量的16倍!长时间服牛黄解毒片可引起慢性中毒,症状有皮疹、砷角化病、肝肾损伤、结肠黑变等。而所谓中医“上火”常见症状,现代医学却是早有科学解释并有合理治疗手段。冒着砷中毒的风险吃牛黄解毒片去“治”自限性疾病,还可能没任何积极效果,真是不能更傻了。
参考资料
[ 1] 中国药典,2010版
[ 2] JECFA 砷限量,http://t.cn/RLedU8I
[ 3] 周超凡等,传统中药雄黄应用概况及其安全性,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年4月第10卷第2期
[ 4] 刘小兰,中国药典雄黄炮制方法与中成药三氧化二砷含量,北京中医,2000 年第1 期
[ 5] 加州卫生厅,Warning Issued on Herbal Remedy. http://t.cn/RLedGel
[ 6] 许峰等,牛黄解毒片致固定性药疹1 例,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 年6 月
[ 7] 刘红虹,牛黄解毒片致肝小静脉闭塞病(VOD)1例《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20期
[ 8] 刘广仁,口服牛黄解毒片致砷中毒1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02期
[ 9] 赵越等,牛黄解毒片致慢性砷中毒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1)
[10] 杭州日报,中医药大学校长专题研究“上火”,2014年2月12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媒体、网站转载请付正常稿酬。
已开通薇信,搜索'远离中医药“或”goodbye_tcm“可关注
如果此文对你及家人有帮助,回避巫医药风险,减少不必要支出,或见识中医药之黑暗…..
请点按钮为阅读付费,或支付宝:anti_tcm@outlook.com 谢谢您的支持!
楼主辛苦,建议版主射精
你不行,得让光头来才会有流量
叫陈CEO授精!
合法投毒指南之称的《中国药典》
中草药肾病被发现已经有50多年,国内最有名的就是同仁堂“龙胆泻肝丸”事件。
此病例,我也不认为是震元堂的药导制病人生病,不过对于中医看病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信此病人本就有肾病,自己主述是月经不调,然后老中医给他的诊断好像是卵巢囊肿,这不是瞎诊吗?后病人去找他,他就让病人去医院检查,这时就不把自己当医生了?
中医根本治病的的可能性,那怕承认他是经验累积,那么正确的经验也无从累积。因为治病的前提是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诊断的前提是标准的疾病模型和诊断标准,没有这些作为基础,就是瞎子算命。
为姑娘说句话。她说的是——遵医嘱服药。(本人身体状况良好,无异常病史)于第二天出现鼻孔出血,喉咙失声,全身奇痒难止等症状后去震元堂咨询坐诊医生——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她可并没说第二天是尿毒症。
然后是去第五医院就诊,做喉镜,当时——医生未告知检查结果,建议回家休息。
随后才是——我拿着第五医院的喉镜检查单去了第二医院,医生告知喉咙有明显充血,建议全方面检查,经验血检查发现肌酐偏高,需马上入院进行降肌酐治疗。
怎么会演变成姑娘说第二天,尿毒症了。
你懂不懂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能用西医更精确的诊断办法,为什么要用经验?
吃一次中药就能吃出这么大的病,谁还敢说中医是假的?
会不会肾病本身会导致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也会导致月经不调,两者靠中医没法区分。或许患者本来就有肾病,这幅中药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肾病发展到了尿毒症
现在国家把中医当成中国文化,文化软实力在对外输出。。。国内的人倒是兴奋不已。。。悲哀。。
美团现在爆出招聘歧视。。虽然不可取,但是也可见一斑。
女,32岁。9年来因便秘,每日口服牛黄解毒片9~24片
这反的是中药还是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