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 日下午,巴州区巴州剧院内歌声嘹亮、舞曲飞扬,巴中市巴州区“中国曲艺之乡”授牌仪式暨中国曲艺牡丹奖艺术团送欢笑惠民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曲协的专家观看了演出。当天,巴州区正式被授牌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
巴州区又添新名片
昨日下午,巴州剧院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方言快板、四川清音、上海说唱……演员们在台上尽情欢唱、纵情表演。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观众们在欢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曲艺艺术的无限魅力。“ 太精彩了,这些演员们表演得有声有色,真的很棒。”不少观众连连称赞。
今年1 月,巴州区被正式命名为“ 四川省曲艺之乡”,这也是巴州区获得的一张“ 省字号”城市名片,对巴州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晚报记者了解到,巴中目前有一批曲艺传承人和曲艺创作人员,比如巴中市文化馆副馆长向胜、巴中市作协主席秦渊是巴中曲艺的创作人员,巴山笑星成尧肇、四川清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施敏是继承和培养巴州曲艺的老师。
巴州曲艺种类在四川曲艺中普及量特别高,而且参与性特别广。内容更是汇集了四川盘子、快板、连厢、方言、金钱板、竹琴、车灯、评书、荷叶、谐剧、扬琴、四川清音等多种曲艺类型。
50 多个曲艺基地
千余名曲艺表演者
四川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成尧肇告诉晚报记者,巴州曲艺活动的开展,在全国来讲,很有地方特色,其规模和展演情况在四川省内更是名列前茅,巴州曲艺的优势在于群众性、普及性、特色性、地域性等特点。
“ 目前,巴州区已在23个乡镇、6 个城区街道办事处、11 所城区学校和老年大学建立起了曲艺传习基地,组建起近50 支曲艺队伍,参与者有上千人。”成尧肇说,在发展巴州曲艺的同时,在传统艺术上注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不失掉它的本分,也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传统不能丢,应该传承下去,在传承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的思维和思想。”
时下,巴州区成功创建“ 中国曲艺之乡”,将有效促进巴中的文化交流、招商引资、旅游等方面的发展。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牟柯)
要用好名片,才是硬道理。
统筹好繁重的工作,放松绷紧的心情,有机会吟诵着“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和家人一起休假去。
我们之所以羡慕年轻,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可以随时后悔、随时改进,而一旦步入老年,许多事情就无法改变了。所以,趁着年轻,就应该努力地学习、加倍地快乐,不要让自己到年老体衰的时候再去叹息万事成蹉跎。
:victory:
:curse:
点个赞: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