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催熟自媒体,带来媒体生态的变革


大家最近都再说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但能自己给这两个词语下定义的可能不多。按照我最近的想法,我可以给这两个词语下个定义。首先,抛出的是这样一句话,移动互联网催熟自媒体,硬件变化带来媒体生态的变革。
简而言之,硬件的进步带来软件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因为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论坛、门户、博客、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传播做出了改变。载体上电脑屏幕取代了纸张,成为了信息刊登和传播的主流方式,这就是硬件带来的变革。纸质书和报纸的衰落,在技术进步面前,这是载体变化带来的不可逆过程。比如一张报纸的出版,需要采编、排版、印刷、投递,当时新闻一般是次日见报。而互联网传播实现当日传播,几乎毫不费力。
但我认为,这其实还不是主要方面,当时关注这个载体变化,带来效率变化,因而带来平台类型改变的人比较多。但是大家没有关注到另一个变化,信息传播结构和途径的变化。而在接下来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端于互联网时代,却在当下被看的更清晰的就是这个趋势。硬件变化,带来整个采编生态的变化,信息传播结构和途径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移动我认为其实就是手机端代替PC端。不管报纸、收音机、电视,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信息接受装置。但是在互联网时代,pc和手机作为信息接受装置,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个性,信息发送装置。从此硬件从单项改为双向,那么媒体生态也成为双向生态,信息产生者、采编者、受众,从此三位一体。在过去的时代传播是一个蜂巢式的核心结构,只要控制采编,就能垄断信息。而在自媒体时代,是一个无固定核心的发散式结构,平时所有人都是受众,当你身边发生事件时,因为PC和手机的存在,人人都是 采编者和推送者。特别是手机进化到智能时代,几乎实现信息的实时传播。
比如一些信息的采编,按照传统媒体的做法,要派出一个采编团队,明日见报。但现在很多自媒体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一次当日播报。只需要有网络搜索资料的能力,以及合适的筛选能力,并有相应的知识外延做出扩展。如果说互联网时代,论坛博客颠覆了平面媒体。那么我个人觉得,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拍摄功能的强大,流量资费的下降。信息传播从图文会进入一个视频时代。那么,网易、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的直播会对电视节目造成冲击。下一个十年,会发生上一个十年同样的事情。当然这里所谓的直播,不是音乐和美女直播。
从报纸到电台到电视是不改变采编和信息传播结构的信息载体转换,而门户到微博到微信,转变的不只是载体,而是整个信息传播结构和过程的变化。
那么,接下来我定义下两个词语。移动互联网,其实简单理解就是硬件上手机取代电脑,成为信息双向交流的主要设备,扩大了整个在网人数,也促使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从图文像视频转化。自媒体的定义应该是,信息产生者、采编者、受众三者的混一。打破了原有的媒体垄断采编的结构,也改变了媒体自上而下灌输信息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的博客和微博是自媒体的萌芽,而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号让其更加具有媒体属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但是对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冲击,也是对商业网站的冲击。因为这些形态,都自觉不自觉的扮演了过去媒体结构中的蜂巢核心点。而现在核心无处不在,人人都是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者。腾讯、网易、明显很早预感到了这个变化,微信公众号、网易号的设置,其实就是基于硬件的变化,对将来的信息传播新式做了预判。既然会是无核心化的分散式传播,那么引入自媒体替他们做内容,肯定是符合这个新趋势的。
这个话题我已经关注两年多,昨天听了一次演讲,和两年来的想法多有契合。时间不多,简略的写一点。以前也写过几篇,大家可以翻翻老帖。当时关注的是互联网转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受众面扩大,某种意义上会拉低整个网络的阅读水准和关注点。已经传统媒体的困境不但是技术载体上的,也是天生缺陷。等等

有点奥妙,去污不伤手

互联网是产业

如果自媒体发展政府不管控,就会发生自我主义,小范围集体主义传播

你说的直播,微信的小视频就是视频时代,E网APP该请个好点的技术了,不能停留在你说的图片时代。

当每个人都是身边事件的直播主持人,这时代就变得有趣了

直播功能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