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那些事一一七


南昌人是凶还是嗓门大?
今天早上的公交车上的人不是很多,虽然有不少站着的,但总的来说还没到沙丁鱼的情况,人大多集中在前半部和,后面的走道还是很空的。当车刚驶出站台,坐在最后的一男一女就开始起身,准备下一站下车。由于车在行驶中,而且后门口又挤着不少人,所以当这一男一女快达到后门时,可能是想门口几位让一下,结果一位大姐立马大声叫了起来:“我怎么让?让了你,我摔跤?”然后又一位大哥也高声说:“我都歪着站的,怎么让呢?”这二位边大声还是边努力的让开了路。
这种场景,每天公交车上都会上演,我也觉得很习以为常,只是突然想起了昨天LP的两句“你们南昌人怎么这么凶?”我觉得好像还有点意思。
昨天家里的宽带到期、有线电视也忘交费了,所以下班没回家,和LP直接奔超市,蹭空调兼采买点食品。
在超市里,先是在食品称重柜台那里,可能是工作人员按错了商品名称,多算了一位大哥的钱,大哥发现后来柜台理论。一上来就是高八度的质问。工作人员道歉无效,那大哥还在那里大声指责。LP就说了句:“这点小事至于嘛,你们南昌人怎么这么凶?”
出了超市,在一个烟酒柜台,一位男士在和柜台小姐说话,内容好像是在说一件趣事,但声音超大,搞得听不懂南昌话的LP又来了句:“你看,你们南昌人怎么着凶?超级爱吵架的。”
说真的,我这个生在南昌的,刚从外地归来的老南昌人,对南昌话还是不太了解,目前处于会听不怎么会说的阶段。也觉得南昌人说南昌话时,给人感觉很硬,而且南昌人说话也喜欢大声。所以即便在聊天说笑,也像在吵架。
不过,作为南昌的特色之一,我觉得挺好。应该保持这种本土、自有的东西。我就以自己不会讲南昌话而遗憾。
所以,我要告诉LP和其他人,南昌人不是凶,只是嗓门大。

好多地方讲话都像吵架。对于南昌话现在处于听不懂更不会说状态,所以只有冷处理。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心情舒畅

好像南昌人说南昌话时,嗓门会不自觉地提高

南昌人也挺谦让的,只是大嗓门居多,

南昌人只是嗓门大

我嗓门小的

“南昌话听起来像吵架”原因就在下面了:
南昌话是一种十分适合辩论的语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语音的系统性、规律性最强,因此语音也作为语言学家划分语言和方言类型的主要依据,由于汉语方言的语音区别性特征并不十分明显,而语言学家们又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因此目前要准确地描述一种方言的语音特色并非易事,但相对而言,南昌话总体上还是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听起来较有气势、较夸张、较响亮。
⑴、声母中送气音较多
导致南昌话较有气势的原因是南昌话声母中送气音较多。声母是语音中最具区别性作用的音素,汉语各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在一般人听来,南昌话最明显的特色就是声母中送气音较多。
在汉语拼音方案中,属于送气声母的有p[pʰ]、t[tʰ]、c[tsʰ]、ch[tʂʰ]、q[tɕʰ]几个塞音、塞擦音,这几个送气声母(除chi[tʂʰ])在南昌话语音中使用的频率要大大高于其它方言,其原因在于赣方言语音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性特征是“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声调平仄与否,一律读为送气的清声母音”。
如“步、捕、败、被、倍、被、备、辈、抱、雹、爆、薄、白、拔、便、遍、辩、别、蹩、伴、拌、瓣、笨、傍、蚌、棒、磅、谤、病、并”等字的声母,南昌话全读成送气的p[pʰ],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送气的b[p]。
如“大、达、夺、特、舵、度、铎、堕、独、毒、肚、督、读、代、待、贷、袋、地、第、敌、递、弟、笛、缔、嫡、道、盗、稻、豆、但、蛋、淡、诞、弹、氮、碟、蝶、达”等字的声母,南昌话全读成送气的t[tʰ],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送气的d[t]。
如“坐、座、昨、凿、在、住、柱、注、助、铸、驻、罪、字、自、坠、造、皂、宙、骤、纣、阵、丈、杖、葬、状、撞、赠、直、织、植、值、侄、秩、郑、族”等字的声母,南昌话全读成送气的c[tsʰ],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送气的z[ts]或zh[tʂ]。
如“具、技、妓、嚼、轿、就、旧、舅、睫、杰、揭、捷、竭、件、贱、健、键、毽、歼、践、渐、绝、尽、近、净、竟、竞、敬、境、寂、局”等字的声母,南昌话全读成送气的q[tɕʰ],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送气的j[tɕ]。
南昌话语音里这个送气的特色,使得南昌话颇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有学者认为南昌话是一种十分适合辩论的语言不是没有道理的(曹华晖、张岳《中国方言土话地图》184页)。
⑵、韵母中圆唇后元音[o]、[ɔ]比较多
元音有圆唇和不圆唇、舌位在前和舌位在后的区别,[o]、[ɔ]都属于圆唇后元音,南昌话的韵母中[o]、[ɔ]使用频率要大大高于其它方言,常常作为韵母的主要元音。
如“个、歌、哥、可、饿、和、河、何、合、呵、荷、贺、赫、盒、喝、鸽、割、搁、阁、葛、戈、壳、嗑、瞌”等字的韵母,南昌话中全部读成圆唇后元音韵母o,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圆唇前元音韵母e。
如“半、般、伴、搬、盘、潘、判、盼、畔、叛、蟠、攀、满、瞒、馒、幔、鳗、欢、换、缓、幻、焕、唤、宦、痪、短、段、缎、断、端、团、贪、坛、乱、卵、栾、峦、挛、銮、转、专、砖、传、篆、撰、穿、川、船、串、喘、蒜、酸、算、干、感、甘、肝、敢、赣、柑、看、刊、勘、安、按、暗、岸、含、汉、寒、旱、汗、韩”等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全读成圆唇的o,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圆唇的a。
如“帮、棒、胖、旁、螃、磅、蚌、梆、邦、绑、磅、榜、王、汪、网、往、亡、望、枉、妄、旺、方、防、放、房、仿、访、纺、芳、坊、当、党、档、挡、荡、糖、唐、汤、堂、躺、趟、郎、朗、狼、浪、张、章、帐、庄、装、壮、状、撞、妆、桩、唱、长、厂、昌、肠、常、场、偿、尝、苍、藏、仓、舱、上、商、伤、尚、赏、桑、丧、嗓、江、讲、降、抗、康、糠、行、杭、巷”等字韵母的主要元音全读成圆唇的[ɔ],而不像普通话那样读成不圆唇的a。
南昌话韵母多圆唇元音的特色,可以作为南昌话语音的区别性特征之一,赣方言其它次方言都不如南昌话那样突出,这个特色使得南昌话的口形变化比较大,具有比较夸张的感性效果。
⑶、声调中多短促的入声调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入声调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南方各方言中普遍保留。
入声的调值一般较短促,入声音节的音值也比较短促,且一般带有塞音尾,但各方言入声的调值和塞音尾都有所区别。
一般说来,调值为5的入声调,其音值比较短促。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具有短促调值5的方言主要有南昌话、梅县话、福州话和苏州话,但南昌话阳入字已经逐渐并入阴入字,南昌话中绝大部分入声字的调值是短促的5,而其它几种方言的阴入字和阳入字依然各归其所,区别分明,因此,南昌话短促的入声调较多。
南昌话声调的这个特色使得南昌话许多音节的音值较高、较短,听起来较为响亮、明朗、清晰。

嗓门大底气足的飘过

太专业,太多,看不懂。

恩 ,给人感觉很不友好,要吃人一样,上次一个大哥对我凶,我把脖子伸过去,我说:"给,一口咬死了衔上“

南昌说话是感觉不太友好。

我们来觉得也是

应该是因为吃多了南昌本地辣椒

不咬死,打包带回家

语气很冲

无需看懂,只需懂得南昌话天生就有气势。
用南昌话朗诵《满江红》之类的豪放派诗词是最合适不过的。

顶...呵呵.是这样的.第一次我和同事去吃早餐.他和老板娘的沟通好像在吵架.吓我半死.后来才知道.南昌本地人说话方式就那样./不是吵架.呵呵

南昌人抹不开面,在20多,30多的人身上已经比较少看到吵架的。生活的不爽利,不敢对生活反抗,难以对生活反抗,生活生存压力大。星星火火的,收入分配不均阶级矛盾凸显,其实掐架的几乎都是底层人民。却看不透,难听点大家不过是“奴隶”,这个世界90%的人必须不停的工作从而获得生存的基本权利(至于退休,你认为你还有何价值对国家而言)。无尽的工作;沉重欣慰的责任;生活的琐碎;人际的人心难测;网络的是非曲直;都会影响在脆弱各方面教育下的人们,他们变的漫无方向亦或是有一个功利的方向。他们从未思考,他们的处境为何而至。非但不团结友爱,何必互相为难。 有道是苦人何必为难苦人。馄饨乾上乾下阴阳双极 非想非非想
有些瞬间,一转头,看着自己像头迷惑的猎豹,用好奇的眼珠兴趣盎然的看着丛林里的动物奔跑;捕食;喝水;哺乳幼崽...... 每天都有动物被吃掉,是啊,生来是食草动物终究是要被吃掉的。你足够幸运的话,猎手会在你老的跑不动的时候追上扑杀,那一刻我希望你是安宁的,就像一个等待死亡降临的智者,安然的过着自己的最后一个节日。
我也希望所有动物能感悟能体会自然力量的伟岸,能在被捕杀的时候安宁的接受,安然的等待死亡侵蚀着你的生命。 否则你必须学会有效的对付食肉动物的方法以及各种生存路上的困难,有时一块破皮伤处感染或许不足以致命,但带来的后果却足以致命。
而我们定能坚强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