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金清水系中下游,曾受污染的金清大港,10多年没人下河游泳过,经过整治,如今——
“提标”后的污水处理厂直接给大河“清肠洗胃”
“新河”就是以河为名,位于金清水系中下游,金清大港穿境而过,境内河网密布。
作为温岭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之一,金清大港新河段过去污染严重,10多年没人敢下河游泳过。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整治,尤其是“消劣大战”,现在水质明显变好,基本完成消劣指标。今年开始,陆续吸引当地居民到港里畅游。
经过“三全”治水,水质基本“消劣”达标
新河人都熟悉的九洞桥,横跨金清大港。
这里曾经是测量金清水系水质的一个省控断面,虽已经下移,却依然是新河治水成绩的标志。
“过去啊,又黑又臭,谁还敢靠近。”
“以前当然是干净,鱼虾成群。”
“现在清爽,可能会越来越好。”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桥边时,有六七名钓鱼爱好者,趴在栏杆上垂钓,说起金清港这一段的水质,他们都能说出一段记忆来。
“可以用三个‘全’字概括新河的治水。”新河镇分管“五水共治”的镇党委副书记叶晓珑说,因河取名的新河,水是灵魂,到处是河网密布,境内拥有河道119条,总长191公里,单是连接金清大港的也有16条支河,流域范围涉及新河80%,由此,近年来该镇开展“全流域治水”。
在现场的温岭治水办业务科科长王庆超告诉记者,新河治水成功的关键“秘诀”就是“全民治水”,眼下为金清水系“消劣”更是热情高涨,河畔的姚施村村民自掏腰包,专门购买两条保洁船,每日义务为大港打捞垃圾。
站在九洞桥上俯瞰河水,虽然因为前几天持续降雨,还有些浑黄,但河面一片洁净。在桥边劳作的村民赵民顺告诉记者,10多年来没人游过泳了,镇里有9名冬泳爱好者今年1月时开始下水,到了夏天,则有更多的村民下河畅游了。“那次,我在游时,儿子与我戏水,我不小心呛口水,喝到肚里感觉一点也不难受,要是过去肯定要呕吐的。”赵民顺说。
叶晓珑介绍,经过“全力治水”,金清大港新河段的氨氮指标都已降到2以下,基本完成消劣指标,在冲刺阶段,将巩固成绩,防止反弹,等待年终大考。
“提标”后的污水处理厂带来一份惊喜
从九洞桥下来,顺河而上近百米,就是新河污水处理厂。国庆前夕,市主要领导就来此督查污水处理“提标”出水。
“当初也许为远离村居,‘随意’选址而已,没想到今天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沿着大港河岸的绿道漫步,说起对河道的生态补水,叶晓珑倍感自豪,他介绍说,金清水系进入“冲刺”后,为赶在国庆前,污水处理厂“提标”出水,当地基层干部日夜奋战100多天。
目前,这座温岭东部重要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日均8000吨,现在每日处理污水,然后达标排放6500吨。“这与家里的自来水没啥区别吧。”当记者爬上出水塔,看着处理后的清水哗哗哗从管道冒出来,再流向金清大港,厂里的工作人员摆弄边上的出水记录,显得更为自信。
王庆超说,治水非一朝一夕,金清水系消劣也非仅完成任务,怎样防止反弹、反复,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
由此,对新河镇来说,有了这座紧挨河边的污水处理厂,中水循环回用非常便捷,能长期保持对大河的“清肠洗胃”,金清大港水质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保障。
记者也了解到,新河镇以污水处理“提标”为重点,坚持源头整治。截至目前,需要纳入污水处理厂的27公里主官网和18个村的二、三级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成。在“冲刺月”中,镇区8个村涉及金清大港的,已全部纳污,沿线11个农村也全部完成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围绕金清水系‘消劣’带来的民生工程,群众会全力支持。”叶晓珑说,据市治水办通报,新河在金清水系“消劣”推进中,9月份考核名列前茅。
生态修复的魅力:氨氮值从“8”降到“2”
在新河的西北角,有一条叫横陶河的支流,它流经横板和雅雀两个村,直通着金清大闸。
一直以来,这里是新河各类小拆解的集中地,河中淤积严重,时常出现断流;河岸边工业废品和建筑垃圾堆积如山。“一到夏天,哪还敢靠近。”横板村老人说,在他有记忆的孩童时代,这里是鱼虾成群,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
因为受到各种污染,横陶河成了“脏乱差”的象征,氨氮值高达8,总磷指标也远远高于其他支河。
由此,自金清水系开启“消劣”工作以来,这里就成了台州、温岭及新河镇各级治水部门关注的重点和焦点。
“所以这里成了支河整治的难点和突破口。”据叶晓珑介绍,2014年开始,新河镇不惜资金,对横陶河开展综合整治,从三方面进行生态修复:一是先在河底进行彻底的清淤,保证它无论哪个季节,都能畅流;二是两岸500米范围采取砌石、绿化、亮化等景观建设,全方位杜绝各种垃圾倾倒;三是也在500米范围内,修建生态浮岛,种植美人蕉各种水生植物。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河北岸,细雨中的美人蕉正开着鲜红的花朵,显得格外迷人,让人很难想象昔日的脏乱场景。
温岭治水办工作人员以欣喜的口吻说,眼下,横陶河的氨氮值已接近2,也达到“消劣”标准。“从8到2,显现的是生态修复魅力,更蕴含了新河人的心血。”
虽然“消劣”任务基本完成,但新河的治水脚步并未停歇。特别是在冲刺阶段,他们更注重于查漏补缺,更加精细化治污,包括工业废水、畜牧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等,镇里采取“倒排机制”、“挂牌消耗”等强有力手段,打赢这场“消劣”大战。
许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