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保安哥也太牛叉了, 两年背下386首古诗词


李杰,今年43岁,是诸暨某小区的一名普通保安。初中文化的他,靠着自学成为学霸级大叔,连诸暨中学的语文老师都觉得他了不起。 为什么称他学霸?因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李杰背诵和默写了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长恨歌》、《滕王阁序》等在内的386首古诗词。当然,他并不是鹦鹉学舌,而是完全能理解诗词的背景和意思。
李杰是安徽亳州人,十七八岁外出打工。就干些火车站装卸工之类的体力活。十几年前,他在我市落脚,运过桶装水,当过机修工。几年前,他转做保安。 在职业上,他几乎没有“专情”过,但对看书却有一股从一而终的赤诚。年轻的时候,李杰就喜欢阅读名人名著,高尔基、巴尔扎克、海明威和鲁迅等等。后来也看《读者》和一些文摘类的刊物。 空闲的时候,他喜欢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在他的手机里有对夫妻生活的体悟、工作经验的总结、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个人行为性格的思考等等。
接触古诗词是在五六年前。起初,为了教女儿学习唐诗,看了几遍,他发现自己居然能把这些诗句记下来。于是,他开始向篇幅更长的诗词发起挑战。 他在三角广场的夜市里花10块钱买了一本《唐诗精选》。每一首诗的背景、每一句话的意思,只要有不明白的地方,不会发音的字,他就用手机搜索并作好标注。 他还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到新华书店看更多和诗词相关的书籍。李杰说,这么优美的词句如果不背下来,太对不起作者了。他利用空闲时间背诵了386首古诗词。 除了背诵,他还把这些古诗词默写出来。之前他在一个学校里收废品,拿到一些没有写过的字空白本子,就留在家里,大约有200本,平时就用这些本子默写。

我的已经还给老师了……

爱好 爱好之后就有动力学习

学以至用,保安哥做到了吗?不是俺功利心重,386首古诗词有用吗?俺觉得这种爱好在老年大学的退休老人是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榜样,是热爱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可对一个40左右的中年人是一种奢侈的东西,保安哥应该钻研有关技能,创造经济效益,改善家人条件!

反正记性比我好多了

有屁用,文科害死人,理科才能救人类

佩服是佩服的,不过感觉努力用错地方了,有这精力和记忆力,去考本有点用的资格证书,也可以改善下经济。

好励志啊!要是年轻时候有这努力和执着,就不是当保安了

有什么用

我也背过很多诗,不过后来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那玩意不能变成钱的。

有理,慈母误儿,文人误国。

你背几首让我们听听,背的好马上给你发红包

唐诗在印刷编排时有时个别字不相同,象这首蜀道难中,有些书中,包括百度里也各有不同,象天梯石栈方勾连,一些书里是相勾连。年轻时我也背过,现在记忆犹新,可惜李师傅在诸暨,否则有机会与你比试一下,我会背长恨歌,琵琶行,蜀道难我也会背。还有将进酒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世人称其为“小李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保安哥再多看点小说,然后去起点什么的写小说就能把知识转化会金钱了。。。

读唐诗,同时也可学习自己写写诗。常读唐诗不但可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使自己的思维敏捷起来,还能使自己的胸襟开阔起来,因为唐诗里许多是劝人或者让人看破世情的名言。有时唐诗还象一幅画展显在你的面前,上你欣赏一番,象蜀道难,不就是在你面前展现了蜀道的景色,所以我也赞成多读唐诗,当然还可读宋词,近代诗,外国诗。

说到底好多古诗还不是现在所谓的学者自我想象古人的情感而已,至于真实情况也只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咯。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中那儿童都理解成小孩,但要是把那儿童理解成作者小时候的玩伴,发小,那是不是更能表达那种意境。

能吃饱穿暖以后,有个窝能住,去干自己喜欢的事。读唐诗学文化,生活添快乐也是不愧为人生 。物质追求是无限,不可能人人追求成马云。

别人能有精力去背诗句,做到这点我觉得很了不起了,如果都像在做的各位理解的那么偏激,什么背了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做保安,就这样的心态,说白了,以后的路基本上也就看的到头了,理解的偏差,凡事都是往不好的地方想

超强的记忆力值得点赞!如果能把这种记忆力运用到其它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会更好!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不对,文科是方向论,理科只是方法论两者同等重要,你看单位里管技术的都没花头,管人的才是关键。

文科害死人,理科救人类 !

兴趣爱好就是不一样

高手在民间

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