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开放,诚信图强”之批评与见解


不是我要贬低政府的远见和为民安身立命的理念。单是“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所谓“城市精神”之提出,即看得出是一种人云亦云或是根本没有切合南昌的实际特点提出来的空洞口号,不仅空洞,还让人一头雾水,这也就难怪南昌市成为“中部塌陷”中的塌陷了。
不瞒各位,我第一次看到该标语的时候,非常纳闷:南昌市如今环保治理措施这么严格呀?都对“大气”管治了?而且估计是现在治理的差不多了,大气开放啦...当然,转念一想,后面还来了个“诚信图强”,就解释不通了,显然此“大气”虽非彼“大气”,但我发誓我看到这一标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样。我知道这一定是非主流意识,但作为一条所谓的“城市精神”和到处宣传的标语是不应当存在歧义的。庞大的政府机构这么多顶尖的脑袋是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刚才谈到的只是表述的问题,其实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内容。我们需要推敲的是“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真的是南昌需要倡导的城市精神吗?我认为应该不是!
一个城市的所谓“城市精神”应该是成为这个城市发展的愿景及实现该愿景的内在动力,而且必须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市民广泛认同的价值。那么首先看,"大气" 靠什么支撑?“大气”是南昌能够做到或者需要做到的吗?“大气”物质上靠规模来支撑!我们讲中国是泱泱大国,那是因为中国有分量。南昌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分量几何?通过我们10年20年的努力能提高多少分量?南昌的“大气”且不说什么时候能和北京上海比,就连与我们的邻居武汉杭州广州乃至长沙比,有底气达到他们的同等水平吗?所以南昌要实现“大气”的物质基础并不存在。“大气”还需要靠精神气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但仍然能够有国际影响力,能成为一帮难兄难弟的第三世界的总舵主,这叫大气,这是完全靠的是精神气度。南昌呢?有这种大气的胸怀和气度吗?不客气地说“江西老俵”的文化渊源就有一种本质上与大气完全背离的元素。也就是说要说“大气”南昌是无论从物质上、精神上都难以实现的。但是,也许有人会问,虽然实现起来有难度,但我们作为一个追求目标和良好愿望不可以吗?当然可以,但问题是,我们需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最切合我们特征的精神是什么?我认为,南昌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大气。大气也好,小气也罢,都是一种风格,适合大气的就往大气去走,不适合大气的,往小家碧玉也没什么不好。试想如果全世界、全国都追求大气是不是就麻烦了。南昌其实是可以经营的非常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是除了“大气”之外的特色的,很简单的例子,杭州应该经营的非常不错,苏州也非常不错,但应该没有人评价他们大气。目前我们“大气”到处开放,可能主要有两条原因(如有政府领导看到,说错了不要见怪哈,就当我乱放一气):一是为政绩工程铺路;二是有点想缺什么就想要补什么,不管这种缺失的东西是不是关键的还是其实是无所谓的。
“大气”完了,看“开放”:南昌需要开放,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因为总设计师邓爷爷规划改革开放的时候,把南昌这颗棋子放后了一点。 同样,因为封闭太久,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开放。但是大家别忘了,总设计师谈开放总是和改革连在一起的!其实,开放和改革都是创新的范畴。谈开放,固然招商引资是重要的一方面,但大家不会反对,更重要的应该是思想理念的开放吧?思想理念的开放,无非是借鉴别人的先进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要问一下自己了:我们的固步自封太久,固然有没有开放或者说比别人晚开放的原因,但是从根源上看,是不是还是我们的创新思维不够?而开放,只能是给我们一个方面的借鉴,是远不够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提“创新”比提“开放”要全面,更能挖到问题的根源。
再看“诚信图强”。从词的本身,好词!但同样要问一个问题:我们如此强调诚信,是南昌市的诚信问题比其它区域更突出吗?还是我们有可能在诚信方面做的比其它区域更好?如果都不是,那就不应该作为南昌市的所谓“城市精神”。整个“大气开放,诚信图强”中,我只认为,“图强”还算能和南昌对上号。
那么,大家也许会问:你这么一阵狠批,这也不是,那也不对,那你有什么高见?嘿嘿,不好意思,我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本人不从政,也没有做过政府顾问,如有牛头不对马嘴,免于板砖伺候:
首先我觉得,提高市民素质是最应当急切解决的问题。这种素质包括两类:一类是生活素质,这不用谈地球人都知道。另一个是市民的素养。因为工作关系,中国的所有省会城市我都去过,深感南昌的市民素养还是比较急切地要提高的。举三个例子:一是排队意识太差,无论是超市过秤蔬菜水果,还是公交候车,抑或是医院挂号银行取款等等,从来没有看到过一条纵队,都是的虎头蛇尾的队形。第二个例子,就是南昌机动车司机开车的开车职业素质太差,抢、逼、夺、转等功夫了得,我想哪天要发明一种运动叫汽车足球的,南昌队估计可以拿冠军。第三,机场和机场高速是城市名片,机场的士司机宰外地客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几年前的机场巴士也如此);机场高速沿路的户外广告,设计内容土得掉渣,当然,最近有所改观,但仍须提升。
更重要的是南昌人其实还是可以有文化的。因为江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谈人杰,当然庐陵和临川才子更出名些,南昌也不赖呀!谈地灵,我们这么多的好山好水好风景,也是需要渗透点文化才能带动起旅游产业,为民造福。与我们邻近的长沙人就会捣鼓文化,云南擅长打造旅游文化。南昌也真是需要向人家学一学怎样变得有文化,因为我们有底子,当然还要有领导的支持。
南昌还是可以安居乐业,藏富于民的,学学我们边上的浙江吧......
所以我看来
南昌不需要大气,需要文化
南昌不只要开放,更要创新
南昌不必谈诚信,只要素养
南昌真需要图强,但需要真正符合南昌的“城市精神”的准确定位
南昌的城市精神到底应该是什么?这里对大家抛两块砖头,希望用美玉和金币与我交换
[ 本帖最后由 赖妮妮 于 2009-9-24 16:38 编辑 ]

大气开放 诚信图强
这个所谓城市精神不是发给南昌百姓看的,是给投资者看的,是给外地人看的。
大气开放符合大开放主战略,诚信更是商道必须,图强的意思是我们不强需要强。
文化创新素养,楼主这几句更不知所云。
真正所谓城市精神,乃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精神,以我对南昌的看法,南昌的城市精神其实是“粗俗,野蛮,土鳖”
纷乱的交通,恶心的脏话,无所不在的高人一等的小市民心理。。。
南昌,任重道远。

全国部分城市的城市精神
  南京城市精神:开明开放、博爱博雅、诚朴诚信、创业创新
  东莞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
  青岛城市精神:和谐与卓越
  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杭州城市精神:精致和谐 大气开放
  苏州城市精神:刚柔相济 包容开放 崇文重教 精细雅致
  常州城市精神:勤学习 重诚信 敢拼博 勇创业
  深圳城市精神:开拓创新 诚信守法 务实高效 团结奉献
  长沙城市精神: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吉林城市精神:同舟共济 激流勇进
南昌城市精神:大气开放 诚信图强
[ 本帖最后由 gjl 于 2009-9-24 15:51 编辑 ]

国际名城的城市精神:
纽约: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
伦敦:历史与现实的和谐统一、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见解犀利,剖析深刻!

南昌从灌婴筑城至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南昌的城市精神“大气开放,诚信图强”不是将来的愿景,而是这二千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城市人文思想。南昌具备多元素的文化资源: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绳金塔的民俗文化、万寿宫的宗教文化,滕王阁的古色文化。等等都体现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人文精神。

2200多年前,汉大将军灌婴筑城南昌,作为开拓南疆的前沿,取名“南昌”即“昌大南疆”之意。
如今的南疆受各种文化的冲击,早已不再是以前的南蛮荒芜之地,而已成为中国中部新崛起的一座新城。
“大气开放,诚信图强”。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实的印证,更有对未来的引领。
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直是江南的富庶重镇。
如今,南昌又处在承北接南和承东启西的历史战略点上,具有“沿海发展的腹地”与“内陆拓展的前沿”的双重区位优势,这在我国是不可多得,又无可替代的,也必将在未来承载更大使命的一座城市。
南昌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的省会城市,《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中国大城市发展代表城市》。
这些都应该能体现和印证大气、开放、诚信、图强的城市精神。

每一座优秀的城市,必有它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一方水土的滋养中获得基质,在氛围的熏陶里生长血脉,在世代先民的传承间炼就筋骨,在现实生活的挑战下淬成精髓。城市精神是城市品位的标志,代表了它的能力、智慧和魅力。从一个好的城市精神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知道回不回,因为你们都太有才了
我是俗人,不会文的
但我想什么事都得一步步来
往好的方面发展就可以

不错呀 支持下
太平公主

真为楼主的智商捉急,大气开放,诚信图强居然可以这样理解。没文化真可怕!
“大气开放,诚信图强”是说,城市全面开放,政府将接受社会的全面监督。政府很真诚,很讲信誉。希望以此让南昌变的更好,更强。

题目太大,无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