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英才小学:特色办学彰显独特魅力


在饶平县黄冈镇石壁山麓的顶宫路旁,有一所其貌不扬的民办学校——英才小学,这所由厂房改造而成的民办小学,乍看之下并不令人觉得出奇,然而近几年它屡屡创下的教学佳绩,日渐远扬的美名和为人称道的口碑,让人们对这所民办学校刮目相看。先后被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被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文明岗”,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建校10多年来,英才小学闯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道,成为饶平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饶平县今年小学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中,英才小学以三科(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总分194.03,仅次于第一名0.96分的成绩,居于全县第二名。其中语文单科以71.69的平均分高于全县平均分12.55的成绩,居于全县第二名;数学单科以92.99的平均分居于全县第一名,高于全县平均分30.14分;英语单科以29.35的平均分高于全县平均分4.93分。今年饶平二中首次在全县招取实验班学生共280人,英才小学有16名毕业生被饶平二中的初中实验班所录取,在全县23个镇中占比5.7%,成绩让人啧啧称赞,实现了低进高出的教学目标。
今年共有16名毕业生被饶平二中的初中实验班录取,在全县23个镇中占比5.7%。
  这样一所外表简陋,貌不出众的民办小学,是如何屡屡创造出教学奇迹,在全县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赢得良好的口碑,并成为众多家长共同的选择呢?今天,记者带领大家走进英才小学,一起探索这所民办学校的独特魅力。
  英才小学始办于2003年7月,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雇佣教职员工共90人,培育走读生、半托生、寄宿生共993人,学校秉承着“厚德树人,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文化治校”的办学宗旨,让学生从小“习礼仪,知感恩;学做人,会学习;学规范,会生活;高素质,可发展”的育人目标,着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教乐教的教师队伍,培养一届又一届成绩优秀、正直善良、艰苦奋斗的英才学生,为社会提供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生源。一年复一年,日渐桃李满天下的英才小学在办校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养成与专题教育并举
  彰显英才办学特色
  作为全县最早创办的民办学校,英才小学的学生成分较为复杂,除了附近居住的适龄儿童外,有由于父母过度宠爱,只图享受,不懂回报的独生子女;有远离父母跟随爷爷奶奶,缺乏管教,心理脆弱的留守儿童;有语言习惯不同,听不懂、不会说潮汕话的外省籍孩子等……。鉴于生源复杂、问题学生较多的现实原因,学校认为,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校园文化的优劣,办学的特色决定着学校办学的成败,小学生可塑性强,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只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此,英才小学在上好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品德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班会、班队活动课的课外形式,以举办“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英才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
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之后,举行一次感恩宣誓。
  所谓“三个一”感恩教育活动,第一个一是每周举行一次的感恩宣誓仪式,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之后,由校长带领全体师生进行庄严的感恩宣誓,千余人在操场行礼鞠躬并齐颂感恩词:“感谢父母生我养我育我之恩;感谢老师、职工的辛勤劳动;感谢为我付出的所有的人!”针对小学生行为可塑性强的特点,每周一次的感恩宣誓仪式使英才学生初步形成了对感恩的认识。
感恩教育专题演讲比赛。
  第二个一是每学期举行一次的感恩教育专题演讲比赛,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感恩小事或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感恩故事的形式,既锻炼了英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感恩的认识。
  第三个一是每月举行一次的感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恩图报,督促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践行感恩精神,在家里孝敬父母长辈,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社会感恩国家,服从团体,助人为乐,使感恩教育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践中转化为积极向上、奋发读书、不断进取的内在动力。
英才小学学生到县福利院为老人举行献爱心活。
  据英才学校陈校长介绍,“三个一”的感恩教育活动,自英才小学创校若干年后便开始实行,至今已经践行10余年了。同时,学校在每年的六一节前夕组织少先队员到附近的福利院陪孤寡老人聊天,为他们讲故事、表演节目。近三年来英才小学的学生累计为父母、老师、职工、社会做感恩好事几千件。家长都称赞“我的孩子进入英才小学后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英才小学就是这样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优秀学生,构建勤奋好学、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践行国家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些学校片面追求教学绩效,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但英才小学却非如此,深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英才教育者分外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这与那些只重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有利于学生身心的长远发展。
  辅导并转化问题学生赢得英才良好口碑
  针对生源复杂、问题学生较多的现实原因,英才小学对辅导并转化问题学生格外重视,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方法措施。陈校长告诉记者,总的来说可概括为20字方针:“施之以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辅之以智,持之以恒”。英才小学首先对问题学生进行摸底分析,从个人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考试成绩、心理特征等方面找准他们的个性特点。其次是通过教职员工关爱学生的方式,让问题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和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好感度。然后是对问题学生进行分类教育辅导,根据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教辅措施,因材施教。再者是建立问题学生的档案资料,为他们设立成长记录袋,发现他们的人格闪光点,提高问题学生的自信心。最后是对问题学生转化效果较佳的教师实行适当的奖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英才小学通过周期性的感恩专题教育活动和一系列辅导及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措施,致力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学生行为举止的改善效果非常显著,学生都由不乖巧变得听话懂事,在校内外行为举止都礼貌得体。据陈校长回忆,曾有一学生小郑不愿意读书,在原来的学校不服从老师的教育,学习成绩非常差,连家长都几乎要放弃他。后来经人介绍,小郑的家长带着小郑慕名来到英才小学,学校秉承教育至上的原则破例招收了小郑。经过一年多的教育,小郑整个人的行为举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且学会了感恩,在家里还教育自己的哥哥要少看电视,多读书学习多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活。看到儿子脱胎换骨般的变化,小郑的爸爸很是高兴,他激动地向英才小学校方表示,自己的儿子小郑仿佛得到了新生,从前那个不懂事的儿子已经彻底地死了。经过英才小学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辅导,后来,小郑在县里每学期的质量检测中语文、数学、英语都取得优秀成绩。陈校长说,这样的例子在英才举不胜举。
  与其他学校相比较,英才小学在对问题学生的辅导及转化工作显得尤为“接地气”。正是由于英才小学对学生的辅导和转化方法得当,措施到位,大部分转入英才小学就读的学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差生转优,优生更加优秀,问题学生得到改变。“要想成绩好,就来读英小”成为英才小学一张远近闻名的名片,也使英才小学在社会上赢得不俗的口碑,乃至很多在黄冈镇几十公里外的家长都慕名而来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英才小学。
  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实现低进高出目标
  英才小学在办学的十几年里不断进步,近几年更是取得显著的教学成绩,屡结教育硕果,成为饶平县众口皆碑的有品位、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化身为社会上民办教育的一面耀眼的旗帜,这是因为英才小学在教育上坚持把教学工作摆在中心位置,加强教学管理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严格教学工作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英才小学以饶平县教育局颁发的教学细则为基础,根据民办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拟定适合英才小学实施的办学规定,对常规教学工作提出具体化的、可行性强的方法措施,并不断完善教学工作管理机制,使英才小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章可循。
  其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加大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的形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开拓知识视野,为教学科研积累理论基础。通过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的形式,促进教师间教学理念与方法的交流和借鉴,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剖析成功或失败案例原因的形式,引领教师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自身的教学成果,以逐渐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和理论水平。
  最后,坚持管理与服务双管齐下,填补公办学校的办学缺口。英才小学根据民办学校生源复杂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办学理念,采取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学生可以采取走读、半托、寄宿三种形式在英才小学就读;学校还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交通的全方位优质服务,老师在学校里不仅是教师,而且充当家长,在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灵活的办学机制,不仅符合英才小学生源复杂的现实状况,而且填补了公办学校的办学缺口,为民办学校开辟出一条新的办学道路。
  有耕耘,有付出,便有了收获。在近几年里,英才小学在学生比赛、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2014~2017年间,在镇、县历年进行的期末质量检测中,英才小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在黄冈镇都名列前茅;学生参加镇、县、市、省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多人获奖,其中余佩珊同学在第七届“星河杯”潮汕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潮州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三等奖,余思帆同学《秋天的快乐》一文在潮州日报·小学生周刊刊登;学校田径队参加县、市运动会均获得好成绩,其中李康泳同学、刘晓杰同学参加镇小学生田径邀请赛60米跑、100米跑都获得第一名;学生以个人形式参加镇、县、市组织的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教育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余煜昕同学、余佳树同学参加镇美术书法现场赛获得一等奖,蔡勇鑫同学在县小学生歌手比赛中获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同时,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叙事参加镇、县、市、省的比赛共有13篇获奖,其中郑丹敏老师撰写的《引导阅读,提高素养》、邱淑菡教师撰写的《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建模体验》分别发表在省级刊物《师道》上。张曼妮老师代表饶平县参加市数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特别是今年16名学生被饶平二中实验班录取,再一次让人刮目相看,也再一次实现低进高出的教学目标。
  鲁迅说:“教育植根于爱。”英才小学正是秉承着“厚德树人,科研兴教,质量立校,文化治校”的办学宗旨,培育了一届又一届成绩优秀、正直善良、艰苦奋斗的英才学生。愿英才小学在未来的办学中取得更大成绩,桃李誉满天下。
来源:潮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