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市场七大发展趋势
上海票交所,票据鉴别仪,智能票据鉴别仪,求真票据鉴别仪
经济学研究生、副研究员、高等经济师。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原副总经理(副厅级)。上海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原副会长、江西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导师。在国内为金融学研究生首开票据理论与实务专业课。先后在人民银行省行、工商银行省行及总行从事计划、资金、研究、票据工作近四十年。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区域经济金融等领域。多年来,在《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金融论坛》《中国货币市场》等报刊媒体发表一百多篇研究文章。主编和参与编著并公开出版书籍达二十多本,包括出版票据经营管理、票据市场发展报告、票据案例分析书多本。2000年在国有银行省级分行首创和组织实践的资金集中管理和配置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
《票据市场七大发展趋势》
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被称为中国深化金融改革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不过,“后票交所时代”时代,中国票据市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蓝图?2017年1月15日,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在上海举办的“票据交易所成立与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和商业银行票据代表就此进行了探讨。
笔者从七个方面入手,对“后票交所时代”票据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第一,上海票交所作为“互联网+票据”的高等产物,后期有望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进行完整联动和信息互换,与国际贸易融资项下的信用证、保函等电子支付系统相连接,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和数字货币应用也有望落地。
第二,票据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升级自身发展和功能定位,多元化的参与者主体扩大了票据交易主体。为此,未来,信用证、保理、大额存单等都有望在上海票交所挂牌交易。此外,“一对多”的交易模式也有望演化成为可定制的票据平准基金,实现票据的供给侧改革。
第三,上海票交所将促进商业银行的票据经营和管理方式转型,未来商业银行将更注重对资金量的把握和趋势性的研判,侧重于对纸票实物的保管和流转监督、交易员的道德和操作风险把控等。
第四,后票交所时代,中国票据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未来中国票据市场将是以上海票据交所为主体、以地方票据平台和行业票据平台为辅、以规范的民间互联网票据、规模化的票据中介等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互为一体的市场体系。
第五,票据产品创新的步伐也将加快。票据将趋近于债券等标准化产品,其融资属性和资金化属性将得到扩展,票据的作用将被重新定位。借上海票交所实现票据与信用证(银行保理等)组合的国际结算业务和“1+n”商业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组合业务,将推动多元化票据衍生品发展和试点。同时,规范互联网创新票据业务的应用,提供高效率票据融资服务的方式,将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互联网企业掌握更多金融经营权,借助相对宽松的监管空间,与互联网金融的跨界融合将有望实现突破。
第六,票据产业链发展模式也将逐步形成。未来票交所将立足转贴现市场,通过交易的活跃度和产品创新来带动承兑、贴现市场的发展。票据业务的发展将更多地从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出发,形成立体的解决方案,票据在上下游关联企业、特定行业、重大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会被进一步激发。作为支付和结算工具,票据产业链将加速资金流转,减少对现金流的依赖,商票的流转减少融资成本,促进关联企业间的往来,带动经济转型发展。
第七,长期来看,票据法制建设和监管环境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短期内法制层面将推进票据法规制度建设,远期则可能引进其他法律部门的理论,探索票据法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空间、举证要求等,形成案例分析手段和流程。此外,“后票交所时代”符合票据全新特征的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形成票据市场监管协调机制,结合科技发展和应用带来的票据市场创新发展实际和未来趋势,为市场参与主体提供了更多适应监管变化的机会。
中国票据市场框架体系研究
2017年11月11日上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肖小和教授等著的票据研究三部曲的《中国票据市场框架体系研究》新书发布会在漕河泾万丽酒店举办。作者肖小和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曹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王永长、钢钢网董事长周之锋、《上海证券报》编辑以及金融界、互联网行业同行等出席本次新书发布会。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办理商业汇票业务以来,票据市场不断发展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金融建设中发挥这信用保证、支付预算、投融资工具等多种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和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在2016年7月23日推出《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研究》一书后,肖小和教授带领他的专业化、高素质、有情怀、愿奉献的票据团队又在票据市场体系框架、票据市场发展、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
《中国票据市场框架体系研究》结合了票据金融改革市场的新形势和相当新的国家战略方针,对票据市场进行了新的创新研究。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 票据市场框架体系,从宏观层面构想中国票据市场框架体系,包括健全和完善十多个子体系,从中观层面研究票据市场体系和交易子市场,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传统产品以及创新、经纪、评级子体系等新思路。第二章票交所时代票据业务发展,完整分析票交所成立所带来的市场巨变,多方位探讨了票交所时代票据业务发展的总体趋势,深入思考新形势下票据业务经营管理的应对策略。第三章票据市场发展与指数,概括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完善票据发展指数和票据价格指数体系,提出应进一步加强票据市场应用理论研究,建立形式多样的应用理论研究机构,包括票据专业委员会、研究院、研究中心等,繁荣票据市场研究气氛,为票据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后,附录《建设中国票据交易所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是课题组在2016年3月(当时票交所尚未筹建)对搭建票交所构想系列文章的精粹,其中很多想法和主张已在票据市场发展建设中落地,还有一些思考和设想有望在未来票据市场发展中予以实现。
中国上海票交所网址,中国票据鉴别仪咨询,中国票据鉴别仪质量,中国上海票交所网址,票据鉴别仪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进入湖南求真电子有限公司兰州办事处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官网网址:www.zhongchaopiaoju.com
zcpj.shop.88360.com
联系人:王老师
手机: 13893292531
座机:0931-8428319
q q:2080642182(兰州办事处) 307861571(总部)
邮箱:zhongchaopiaoju@126.com
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733号市委招待所
票据,票据鉴别仪,中国票据网,上海票交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