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街道一大批民生工程来袭(转)


嘉兴日报 06-15 00:58
■记者 邵婧彦 通讯员 张 婷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长水街道办事处获悉,今年年初,街道经过精心研究,制定2016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紧紧围绕“幸福”二字做百姓民生的文章,旨在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目前,店招店牌形象提升工程、云东公寓综合门球场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取得良好反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工程及由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石堰邻里中心将于本月17日正式开工,此外,“法治园”、“社区天眼”等多项工程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长水街道自2010年成立以来,在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从最初的7个村、3个社区,到如今的7个社区、1个村,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居民,改变的不只是简单的称谓,还有百姓幸福指数的一路飙升。
“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成果。街道各项公共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污水管网、水电气热、学校、医院等设施不断健全。目前,长水街道已建成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有效破解了养老难题;建成石堰和隆兴两大农贸市场并投入使用,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菜篮子”水平;全区设施配备功能最为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在长水街道拔地而起,极大丰富了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的开工建设,无疑是将街道的民生事业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长水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苗明忠重点为记者介绍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工建设。该中心(卫生院)于5月26日正式开工,工期450天,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土建工程,明年9月左右完成整体工程建设并于12月底前投入使用。苗明忠表示,作为街道今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医疗服务需求,为街道民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据介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址于永丰公寓西侧,禹德路南侧,西邻沪杭铁路,东、南两侧与河道相邻,规划用地面积8.92亩。项目设计本着“功能优先、医养结合”的原则,采用以“南庭院、北广场”动静分离的设计理念,主体建筑呈T型布局,以禹德路设主路口,玉泉路设次路口,沿基地东侧布置4层公共卫生楼,主要满足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体检中心和行政办公等功能。基地中部布置6层医疗大楼,主要满足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项目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总投资4018.49万元。
“除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一重量级项目,‘海绵城市’项目的陆续开工也将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居住体验。”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绵城市”致力于实现让现有的道路不再成为“积水塘”、让小区不再受淹看“海景”,现已成为国家推进城市建设的新方向。在去年至2017年嘉兴海绵城市的这一轮建设中,街道辖区的11个项目成为嘉兴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示范区,整个示范区建设工程占地面积114公顷,预计资金投入1.7亿元;道路、公建、生态修复工程共计占地面积72.6公顷,预计资金投入1.9亿元。
“此次居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涉及硬化区的绿地恢复、小区道路透水改造、下凹式绿地建设、排水管网设施改造。”上述负责人介绍,工程在注重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试点项目,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项工程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很好地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更好地发挥海绵城市自然留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突出生态效益。目前,府南三区的改造项目已经开启,接下来府南一区、二区、蓝天嘉苑及示范区内其余各个小区也将陆续动工,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
此外,即将于本周五正式开工的石堰邻里中心总占地面积6855平方米,拟建建筑面积17063.41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拟安排银行、超市、酒店餐饮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周边居民提供衣、食、住、行、娱、购等便民服务,进一步促进社区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提升城市形象。
“这一批民生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提升城市形象、优化社会管理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该负责人表示。
每年都有,效果还行~~不过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