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话月圆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之夜,皓月正悬长空,月亮最圆最亮。人们欢聚一堂,带着情感,吃月饼,吟诗赏月、话月,已成为此时必不可缺少的主题。
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向我们描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如此胜景和美妙画卷。说明了大自然江河横溢,潮起潮落等壮观现象,总是与明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月不仅照过秦皇汉武、唐诗宋词,而且也照过亿万年的春夏秋冬。虽然她风尘仆仆,茫茫碌碌,甚至拖着疲惫。但每到中秋,她总是坚守诺言,如期而至。
为了让人们看到她那美丽的容颜,她总是像个姑娘精心打扮梳妆起来:让风儿吹去浮尘,让云儿擦出污垢,再把自己浸泡在银河里沐浴一番,又把自己放进星辰里打磨光亮,然后带着青春靓丽圆圆的自信,带着无瑕和华光,穿越时空隧道,踏着风尘,掠过云层,再放心地高挂蓝天。
一轮皎洁明月的永远是亘古不变的不朽话题,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对象,也是摄影家拍摄影像的最佳目标,更是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的首选。她就像个舞娘,总是变换着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面前,给人一美的享受。她有时从山坳那边来,有时从松间缝隙中来,有时也从云海里而来,把皎洁的美姿和正能量奉献和传递给人们。古老的明月依然又换发着青春,给人带来无穷惊喜和魅力,令人叹为观止。人们总是以不同方式,不同地点,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角去欣赏她,去赞美她:竹稍挂月、二泉映月、江帆明月、草原月色、松间明月------,一幅幅鲜活明快画卷,时时映入人们的眼帘,摄入镜头,印记在千秋万代人们的脑海里,并定格在永恒里。
虽说月亮是一个无言的天体,古往今来,和人们有着不解之缘。她就像个月光宝盒,显示着变幻莫测的无穷魅力。人们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和不同的心境,把喜怒哀乐的情感寄托于其中,并赋予其具有诗情画意而又带有生命活力的丰富内涵。人们总是喜欢把明月和故乡、云海、酒肉美食、春花秋月、悲欢离合等以及那些丰富情感有机地联系起来。每当看到皓月当空,总是会触景生情,引发联想,或免不了吟上如李白、王维、李煜、苏轼等名家的诗句,抒发一下情怀。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感叹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不仅如此,人们通过明月,还演绎出许许多多如嫦娥奔月,吴刚敬酒------美丽神话故事传说。期间的情节是那样的浪漫曲折和动人,由此不断地引领人们去探索和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人们对明月的赞美,真的永远道不尽,永远说不完!
中秋赏明月,中秋话月圆。圆圆的明月,如人们心目中的图腾,召集着华夏儿女和游子汇聚一起,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进取着,努力奋斗着。从中国梦这个圆圆的明月里,我们看到了幸福和未来,也看到了纯洁和永恒。此时此刻,中秋佳节里,人相聚,心相随,共享中华大团圆。
每逢佳节倍思亲!
人相聚,心相随。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国人的月亮故事最浪漫丰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