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华在湾里区调研时强调构建大旅游格局 保持大发展势头


龚建华在湾里区调研时强调构建大旅游格局 保持大发展势头
来源:南昌日报
显生态之美,谋发展之计。4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龚建华来到湾里、走进梅岭,利用一整天时间,调研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特色城镇建设等工作。龚建华强调,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发展新机遇,湾里区要主动把区域发展战略融入全市实现“四个强起来”的大局中去谋划,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加速形成大发展势头,努力走出一条富民与强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江晓斌随同调研。
湾里,距城市不远,离健康很近。峰峦旖旎,谷壑幽深;溪涧蜿蜒,湖景相连。作为我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两块“金字招牌”的县区和全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区,湾里区森林覆盖率达73.7%,大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平均1万个以上,是市民郊游休闲的好去处。龚建华来到神龙潭景区、梅岭四季花海、梅岭之巅洗药湖,感受湾里独特的生态环境、梅岭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几年,湾里区顺应“旅游强省”、“旅游强市”战略,提出了“加快绿色发展、建设旅游强区”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作为全区主业来抓。龚建华对此表示肯定,他说,天生丽质、天人合一的宝贵生态资源是湾里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优势,一定要精心守护好、呵护好;同时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开发好、利用好。
湾里工业文明纪念馆,一条条烙下时代印记的激昂标语,一件件布满斑驳锈迹的老旧产品,见证了湾里工业的兴衰;梅岭明清文化园,以梅岭中国古音律发祥地为主轴,以移建江西十一地市明清时期古民居为载体,打造我省首家民间收藏博物馆群;赣剧博物馆,全景展示了赣剧这一我省地方剧种600多年发展、如今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一路察看,一路交流,龚建华说,湾里的美,有自然天成的生态,有厚重悠久的人文,要更好地整合生态品质、文化价值两种资源,更好地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让文化生态与经济效益交相辉映。
“七分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加强生态保护、加大旅游发展的同时,湾里区把特色城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依托旧城改造新建的岭秀湖市民公园大气雅致,按照明清古建筑风格打造的梅岭镇古朴纯真,以旅游特色商业街为定位的太平心街新颖别致。无论是城区还是景区,湾里变化翻天覆地。2011年,湾里区打响全市旧改棚改第一枪,三轮改造共征迁房屋8000户、200万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城区内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了解这一情况后,龚建华称赞湾里在全市起到了引领作用。
龚建华听取了湾里区委、区政府工作汇报,对湾里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龚建华说,一踏进湾里这片热土秀地就倍感兴奋,兴奋于全区上下聚焦旅游产业发展;兴奋于湾里城乡发展的深刻变化;兴奋于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龚建华指出,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南昌发展进入新的机遇期。省委、省政府支持南昌打造大都市区,国家《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这些重大利好,对全市包括湾里都是机遇。湾里区委、区政府要顺应形势,做好分析研判,主动把区域发展战略融入全市大局去谋划。要把可持续发展当做大事来对待,综合考虑抓当前和管长远的关系,特别是要注重构建大旅游格局,精心打造景区景点,丰富提升品质内涵,决不能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同时要以园区为载体,以总部经济、生态产业等为支撑,加快有根产业发展,加速走出一条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龚建华强调,当前,湾里区正处在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区党政班子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好干部队伍,既担得起千辛万苦的重任,又经得住千变万化的诱惑,做到既干事又干净,保持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好势头。(来源:南昌日报记者 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