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店南片:农耕文化的现代传承


一批来自嘉兴市的游客日前来到吴兴区八里店镇路村村的村史馆,各种古时农耕工具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在访客面前,该馆讲解员、大学生“村官”宋佳佳打开了路村千年文化的“故事盒”:“慎微之先生发掘了钱山漾遗址,展现了路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
而就在前一天,与路村仅一村之隔的移沿山村来了一批浙江大学的“果园专家”,在该校汪炳良教授的指导下, 5位浙大学生早上6时就来到该村移沿山农庄,运用现代技术为一批新品种甜瓜人工授粉,当地不少农民前来“看西洋镜”。
一处是以观光产业“拂尘”千年农耕文化,一处是借智高校“播撒”现代农业火种,这一场“古今对话”就发生在八里店南片。今年,该镇对位于南片的尹家圩、移沿山、永福、路村、紫金桥5个村的村落文化进行了提炼,制订了传承农耕文化的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带动,实现了文明传播与村落发展的双赢。
“八里粮仓、五彩经编”,“生态瓜果园、湿地移沿山”,“永福乐园、绿色农庄”,“千年古村落、农耕文化源”,“頔塘风情镇、水乡商贸街”……随着八里店南片5个村文化发展主题和盘托出,当地越来越多的农耕文化“家底”发挥效应。
路村的村干部说,村里传承发展的主题是“千年古村落、农耕文化源”,挖掘古村落农耕文化、发展现代渔业和循环农业成了该村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发展规划的推进,在该村的农耕文化“家底”中,村史馆与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这两处“古今之地”间,连出了一条线。
从村史馆了解到,北宋时期的进士慎镛就任吴兴太守,后定居于路村一带,其侄子慎修远迁当时的高丽国并世代繁衍生息。韩国慎氏家族曾多次来路村寻根问祖,村史馆功能的完善让到访的韩国访亲团连声称赞。
然而,就在上个月,落户该村的万亩特种水产功能区核心基地,刚运送了一批60吨的黄颡鱼到韩国。有趣的是,这单生意和村史馆相关。“进这批鱼的韩国公司叫‘三兄弟’,他们的老板听说有不少韩国人来我们这里寻根,就来看看,没想到就有了业务往来。很多韩国人喜欢吃这种鱼,可能有一种‘家乡的味道’。”揽到这一单子的吴兴丰溢现代水产繁育场负责人凌淦荣说,从订单来看,今年基地大部分黄颡鱼出口韩国。

你是辛苦的百忙之中默默好料你是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