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在全省不是最有钱!绍兴人在全省排第几?


温州购房团曾是国内房地产市场一个持续的热点,“温州人很有钱。”这是温州购房团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浙江11个设区城市中,是不是温州人最有钱?
昨天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7年浙江发展报告》蓝皮书中,答案有点出人意料:温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居第六,杭州、宁波、绍兴、舟山、嘉兴都排在它前面。
【省内11市比较】
杭州人收入最高,温州仅居第六位
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杭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07元,在11个市中居首位;宁波以34951元居次席;绍兴以33117元居第三位;舟山以31870元居第四位,出乎许多人的意料;紧随其后的是嘉兴,31448元;温州以30573元仅居第六位。衢州和丽水分别以20572元和20568元排在后两位。
如果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开计算的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没有大的变化,最高的依然是杭州,去年前三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225元;其次是宁波和绍兴,分别为39936元和39649元;舟山和嘉兴分别为37786元和37224元,居第四、第五位;温州依然排在第六位,为36771元;衢州和丽水的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万元,分别为27860元和27783元。
农村居民的排名则出现较大变化,嘉兴农民最富有,去年前三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066元;其次是宁波和绍兴,分别为23645元和22899元;杭州以21404元排在第四位;丽水、衢州、金华、温州、台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不到2万元。
【全国排名】
浙江人均收入排第三,位居沪、京之后
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7735元)高12030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三位,仅次于上海(40888元)和北京(39059元)。紧随浙江之后的是天津(27050元)、江苏(24366元)、广东(23883元)、福建(21570元)、辽宁(19860元)和山东(18882元)。
按城乡分,去年前三季度,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93元,比全国平均(25337元)高10756元,同样位居第三位,前两位分别是上海(43185元)和北京(42426元)。
去年前三季度,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4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8998元)高9442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二位。上海农村居民最富有,为21099元。
去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8.4%,与全国持平;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5%,实际增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浙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96,和上年同期相比缩小0.01,远小于全国2.82的水平。
【消费新变化】
城镇教育文娱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快
居民消费支出一般与收入情况成正比。报告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65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2247元)高6408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四位,省(区)第一位。
按城乡分,浙江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980元,比全国平均(16797元)高5183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三位;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707元,比全国平均(7017元)高5690元,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居第二位,仅比上海低25元。
往年,吃、住、行(包括通信)是我省居民的三大消费主体,2016年前三季度,浙江省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一吃二住三行四学”的新格局,居民人均在食品烟酒、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9.8%、24.2%、16%和10.6%。浙江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975元,同比增长13.9%,增幅居八大类消费首位。
城镇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两类上,农村常住居民消费热点主要在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两类。
【首推生态卷】
舟山空气质量最好,钱塘江水质转优
《2017年浙江发展报告》首次推出生态卷。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1年至2014年达标率基本稳定,2014年以后呈上升趋势。
2011年至2016年(2016年统计时间为1至11月,下同),湖州、绍兴、衢州水质达标率历年均为100%;杭州、宁波、温州、金华、舟山、台州、丽水水质达标率基本在90%以上;嘉兴市由于区位限制,绝大部分饮用水水源水质不能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要求,但整体水质好转趋势明显,2016年达标率在45%左右,比2015年的不到30%有明显改善。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水系,钱塘江水质由轻度污染好转到优,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由76.6%上升到100%。京杭运河(杭州段和嘉兴段)水质由中度污染好转为轻度污染。
2015年,11个设区城市中,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舟山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总体而言,舟山、丽水、台州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这种排名没意思,关键还是看自己账上有多少

自欺欺人!

收入哪年不长?却为何只能解决温饱,
空气和水质量哪年不在提高?却为何雾霾这么严重,时至今日,老天爷为何还不下雪?

温州整一个投机倒把社会,扰乱市场经济

温州是比较富的那批人比较高调,并不是全部人都很有钱~

江南皮革厂

这个屁股产业也在消亡中,污染太大,逐步往外面迁了

我们公司的温州人自己也说温州没有支持的实际产业在没落了

绍兴依旧吊炸天

天天自欺欺人,论zz地位绍兴现如今拍马都赶不上温州!原本绍兴上虞还可以开开小灶,现在靠市里老爷这一点权利,就画画大饼的份!

浙北是均富。 浙南台州温州一带,有钱的有一大波,四处出动搞房产搞市场,不像浙北富人一样低调。 而大多数的还是浙北富多了。

温州人的钱都是虚的,都是吹出来的!现在外面做生意听到温州人都头摇摇

一点可信度没有

嘉兴比绍兴有钱~~~怎么算的?

绍兴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所以平均后的结果很难说

这种数据骗骗猪狗还差不多,说白了无法是哪个城市牛逼吹得最大而已。绍兴比温州有钱?真是睁着眼说瞎话。

打字也不看清楚,皮革打成屁股

温州就是穷乡僻壤,有啥稀奇的

温州人如此投机倒把、扰乱市场,还扰乱非洲市场,真是太活该了,全国其他城市,上海、北京都没能力这样扰乱市场,榜单名次低了,真活该

浙北是很低调,就像马云,柯桥的印染厂早年也大都是公有制集体性质转型过来的,都是政府牵头的,和江苏一样,GDP高,但是民富不行,高调是因为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宣扬,否者浙江的创业氛围怎能全国第一,难道这是巧合,广东还有深圳呢,形容浙商的特点标签大都直接来之温商标签,什么“敢为人先,螺蛳壳里做道场,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三分地七分山(杭州除外)”,生在浙江温州边上也是你们的福分,如果不在温州边上,按照杭州,绍兴的文化底蕴,将是国有企业,公有制为主的经济结构,喜欢和成都人那样,喝喝茶,写写书法,唱个戏,打打工,去国企上班,哪里会想着创业,马云为何说全民创业,为何说浙商是全国最大的商帮,靠一个马云就够吗,靠屈指可数的越商吗?偷学了人家的技术还说风凉话

我也感觉很难做,本土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转移到地价比较低的城市了,比如西部的重庆,浙江的绍兴,还有国家扶植的城市杭州。但是户籍没迁出来(杭州户籍对温州人没吸引力,上海的还可以),只是带着几千万去了杭州做投资创业,教会了当地人创业,让当年的马云感受到了做老师没前途还被人看不起,只有创业有钱才能让以前拒接他打工的企业低下头。

以前每年卖布赚500万,今年只能赚300万了,生意是比以前难做了,我们打算去非洲做生意,受启发了吗,台州商人,义乌商人也有很多受启发被带动起来去非洲创业的,就是越商中诸暨商人跟上我们的步伐了,方法也被学去了(所以诸暨人性格看不起越城区的阿q),剩下的阿q还没开窍,还在算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算来算去还是算不清到底哪些钱才是真正本地人的,因为年底常住人口少掉一大半,资金也流回他们老家了,还在跟着后起之秀“杭商”混(杭商是近2年才出来的新名词,他是包括在杭州读大学后毕业留在杭州靠政府的优惠政策开始创业的外地大学生(他们为杭州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杭州大妈西湖边跳广场舞乐呵呵的说,我们杭州是全国最美的城市,谢谢你们给我们送钱,我们幸福感全国第一哦),或者做所谓的电子商务,也就是开网店,否者本土的杭州人完全不成气候,当然还有很多绍兴人加入杭商群体的,杭州很多新的创业者都是北方人,还有内陆的安徽等地,这点在相亲才会赢的男女嘉宾就能看出端倪)

有这样自欺欺人的想法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