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救护培训
蕺山街道乐苑社区干部赵雅珍: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在高校开展的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演示活动,感受最深的是,“急救”或许是平时用不到的技能,但一旦用到就能在第一时间拯救生命。在身边,群众学习救护知识的积极性都很高。我想问,普及救护知识,让更多老百姓掌握急救技能,红十字会是怎样开展培训工作的,我们老百姓怎么才能参加?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执委会主任张友珍答:
当一个人发生心跳呼吸停止的关键时刻,如果利用好生命抢救黄金4~6分钟时间,其生存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市红十字会开展救护培训,其宗旨就是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急救自护的知识和技能,“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救护培训分救护员取证培训和知识普及性培训两种,救护员培训要求相对较高,需要10个学时的学习,经理论与实践两项考核,合格后予以发证;普及性培训需要4个学时理论和实践操作学习。2013年开始,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在开展培训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深入开展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二是通过建立38个救护培训基地,与相关行业合作办学,并对高危作业人群实施培训;三是联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立“红十字青少年现场救护实训基地”,对城区10000余名5~6年级小学生开展普及性培训;四是定期开门办学,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报名培训;五是利用宣传手册、短信和网络等媒介,广泛向群众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六是组织开展全市救护技能大赛、在绍高校救护技能比赛和广场救护技能演示等,通过电视录播向公众传播理念、普及知识、传授技能。
公众如果想学习救护知识,可以在市红十字会网站,下载救护培训申请表,填写相关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sxsflw@126.com,或者邮寄给市红十字会(联系地址:市区新建北路16号),也可以直接拨打85080011进行电话咨询,市红十字会都有专人即时受理登记,并根据报名情况及时组织培训。
关键词 救助项目
绍兴文理学院团委书记周旗江:
红十字会作为一个公益爱心组织,开展救助也是其核心职责,但很多人不了解,有的时候还会跟慈善总会混淆。究其原因是大家对红十字会救助项目的了解不够。红十字会能否将救助项目统一“晒”出来,让大家了解,一方面便于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另一方面也能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
张友珍答:
区别于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除筹资救助之外,还有救护培训、器官(遗体)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宣传等。近年来,我会在认真执行上级红十字会相关救助项目的同时,创新性地建立了绍兴本土的救助项目。其救助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爱心人士、单位捐款,其救助种类主要是根据捐赠人(单位)的意愿,分为定向救助和非定向救助,并根据捐款总额实施有限救助,当捐赠资金使用完毕,项目也自行终止。
目前,我会的救助领域主要分为“助医、助困”两大类。助医项目:癌症病人关爱资助项目,依托绍兴市人民医院执行;外来、困难孕产妇分娩救助,依托马山人民医院执行;外来人员、困难人群医疗救助,依托斗门人民医院执行;老年康复及临终关怀,依托东浦镇人民医院执行;中医骨伤康复医疗救助,依托绍兴市中医院执行;绍兴市区在校白血病学生救助项目,由市教育局和市红十字会两家审核,市红十字会执行;绍兴市困难重症孕产妇(新生儿)救助,由市卫生局和市红十字会两家审核,由市红十字会执行;绍兴市“预防艾滋 关爱生命”红丝带救助项目,依托市疾控中心执行。此外,通过我会可以向上级红十字会申请救助的有小天使基金白血病救助、安童博爱基金先心患儿救助。
助困项目。每年年底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通过红十字志愿队救助600户左右的困难家庭;同时,每年对麻风病人、精神智障贫困群体等进行救助。
符合救助条件的群众,只要向各项目执行单位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就可获得救助。超越上述救助项目的零星救助,市红十字会由于受爱心捐款数额的局限性,原则上不受理。
关键词 善款使用
市民马女士:
发生大灾大难,或是有生活陷入困难的人,很多爱心人士都会通过红十字会捐款。请问张会长,红十字会如何使用并监管捐赠款项,让这些爱心款能真正帮助需要的人,这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话题。
张友珍答:
公信力是红十字会的生命线。用好每一笔爱心款项,让每一个捐赠人放心满意,也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最及时有效的帮助,是红十字人应尽的职责。我们一直以来遵循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要求,坚持专款专用、专账专人管理的原则,做到项目化运作、规范化操作、制度化监管,致力于打造“阳光平台”。
首先,明确用途、设立项目。根据捐赠意愿明确捐赠款的使用,如为救灾的就按照救灾要求直接汇缴至灾区的相关单位或汇缴至上级红十字会用于统一的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如为救助的,结合捐赠者意愿和工作实际设立救助项目,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救助对象、救助标准、救助程序。
其次,按照程序、规范操作。根据每一个具体项目的管理办法,按照申请、审核、讨论、审批、救助的程序进行规范化操作。
第三,制度先行、多方监管。我会出台了《红十字博爱基金管理制度》、《捐赠款物使用管理制度》;建立了由市纪委、审计、财政、新闻媒体、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红十字博爱基金监管小组,对捐赠款的使用建立了全过程、多视角的监管体系。
对每一笔爱心捐款,我们都及时在市红十字会官网公告;对每一笔救助支出,我们都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红十字基金监管小组监管;对每一个冠名定向救助项目的受助对象,全部向捐款人(单位)进行反馈。
关键词 器官捐献
绍兴日报QQ网友“左右逢圆”
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遗体捐献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在张会长的履职承诺中,我也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劝募和推动器官(遗体)捐献工作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之一。我想知道,红十字会是如何推进这项工作的,绍兴捐献志愿者现在有多少人?
张友珍答:
造血干细胞捐献和器官遗体(角膜)捐献是一项生命关爱事业,关乎公众健康,关乎医学发展。全市累计已有3710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7例,累计成功捐献13例,为身陷困境的白血病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全市已有400余人加入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登记的行列,累计成功捐献遗体8例、角膜7例,成功实施器官捐献14例(今年捐献9例),至少为40名终末期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帮助6名盲者重见光明。
为切实抓好生命关爱事业,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是:一是强化生命关爱领域的工作宣传,积极营造捐献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化对捐献者的关爱,营造并践行“好人有好报”的理念;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发挥好捐献行列的传帮带作用;四是建立工作机制,促进长效可持续发展;五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捐献者提供社会保障。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市民金女士:
请问张会长,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有哪些项目?我们想参与红十字爱心活动,成为红十字志愿者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张友珍答:
我会的志愿服务项目主要是围绕应急救灾、爱心帮困、生命关爱、惠民利民等方面来开展的。
应急救灾志愿服务主要是遇到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时,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爱心募捐、物资整理(发放)、人文关怀等工作。在历次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市广大红十字志愿者第一时间开展募捐,协助做好赈灾物资的登记、整理、转运工作,志愿服务时间近千小时。
爱心帮困志愿服务主要是结合我会开展的博爱送万家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摸底调查和看望慰问工作,市本级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历年来的博爱送万家活动中,共组织千余名志愿者为3000余户困难家庭带去了红十字人的关爱。
生命关爱志愿服务主要是组织志愿者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遗体)捐献以及无偿献血等方面的宣传、动员、招募工作。
惠民利民志愿服务主要是组织志愿者进社区、福利院、乡村开展富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今年推出了红十字“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服务项目,通过建立基地、实施“你点我供”的“菜单式”志愿服务模式,组织4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走遍10个基地,开展服务12场次,服务内容有文艺演出、理发、敬老祝寿、亲情陪护、义诊服务、家电维修、推拿足浴等,有近千名群众受益。
如果社会爱心人士想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您可以在绍兴市红十字会官网上自行下载招募表格,根据要求填写好相关信息后寄给我们;也可以到我会直接进行报名登记。
关键词 青少年工作
绍兴日报QQ网友“叶落夏”:
我的孩子在学校也参加了红十字组织,平时经常参与红十字活动,请问张会长,近年来我市的学校红十字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成效?
张友珍答:
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德有爱的人,是广大家长的夙愿。红十字会是一个爱心组织,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崇德、崇善、崇美教育是红十字会的重要职责。在学校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吻合。
近年来,绍兴市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已有531所中小学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建会率达80%以上。2013年,绍兴6所高校建立红十字会,实现市区高校红十字组织全覆盖。全市有8所学校创建成省红十字示范校,22所学校创建成省红十字达标校,100所学校创建成市红十字示范校;有5名学生获评省红十字十佳、优秀青少年,29名学生获评市红十字优秀青少年。器官捐献者孙宸家庭获绍兴市市长奖,何毓哲家庭获新昌县县长特别奖。
依托教育局建立学校红工委,通过面向学校传播红十字精神、普及救护知识、设定救助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等,帮助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保障他们健康成长。在小学,建立青少年现场救护实训基地,让每个参加培训的学生接受3小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他们成为家庭的“小小救护员”;在中学,为每所学校培训救护师资,让每一名初中生在初中阶段接受半天的救护知识培训,连续两年组织高一新生救护技能比赛;在高校,建立救护培训基地,推动救护员取证培训,开展高校救护技能大赛,今年以来累计已培训14期、1232人。在2012年,设立总额200万元的“青少年白血病救助项目”,专门对城区患白血病的在校学生实施救助。
特别是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托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学校红十字会已累计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组织主题班会8000余次,制作主题黑板报、宣传窗1万余期,组建志愿服务队2000余支,参与红十字青少年约10万人次,帮扶困难群众2万余人次。红十字青少年还积极参与生命关爱工作,实现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累计8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例,实现器官捐献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