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唐人街》讲述了潮州这位百岁侨领的故事!致敬!


这位老人究竟是谁?
  今年的2月份,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潮籍侨领,来到香港会展中心演讲厅,为一位百岁老人贺寿。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他为什么如此德高望重呢?一起走进今天的“唐人街”寻找答案~
上图中这位老人,名叫陈伟南。陈老之所以如此德高望重,还要从他的家乡开始说起。1984年10月,旅港38年之久的陈伟南首次回到家乡广东省潮安县沙溪镇,眼前一幕让他永生难忘。
陈伟南:
  1984年我第一次回乡下,你知道我一向对教育方面都很在意,我就去看我之前读书的小学,那个小学已经被日本人炸烂了。而且又没有钱重修,小孩子们就在一间很小的房子里学习,整整一百几十人,我看着很可怜,所以我立即就跟校长说,我来资助建立一所小学。
除了小学,陈伟南还兴建幼儿园、小学、中学。而宝山中学就是其中之一。
在建校初期,他去校址勘察,要求宿舍要配独立卫生间,避免学生受冻淋雨;教师宿舍要精装,吸引师资……
这让校方很为难,因为按照这个规格,学校的建设预算将由原来500万增加到1000万。缺口谁来补呢?
得知情况后,陈伟南找到校方,说:“只要学校能建成,资金方面有多大的窟窿,我来补”。
30多年来,陈伟南为家乡捐资总额达2亿多元人民币,其中教育类的捐赠达到了百分之九十。那么,陈老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呢?
陈伟南:
  我那时候读小学的时候问老师,为什么叫做租界呢?他说租界就是你家里腾一处地方租给别人。然后我就说,中国弱嘛,中国没本事,外国说什么就什么。由这一点,对我就有个印象,我就觉得如果一个国家继续不变更,就没机会了。
这是前不久,在潮州举行的第十二届“金银星”奖学金颁奖大会的画面,600多名潮州学子获奖。
“金银星”奖学金由香港潮安同乡会和陈伟南先生等几位侨领共同捐资设立,旨在奖励潮州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并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奖学金自2006年首次颁奖至今,已有近6000名学子受到奖励。
除了是慈善家,陈伟南还是一位成功企业家。1937年,他赴港谋生,摆地摊、打零工都干过,凭着吃苦耐劳逐渐站稳了脚跟。但天有不测风云,1941年,香港沦陷。
陈伟南:
  我那时就跑去摆路摊。很多日本人来香港,那些死在了马路边上的人有很多,每天都有火车来收尸体。
1947年,全球橡胶业发展低迷,但陈伟南看到橡胶业的潜在优势,成立了星洲胶业公司,收获了第一桶金。
上世纪60年代,陈伟南又看到饲料业的商机,创办了公司,兴建自动化生产的饲料厂,由于规模一流,他也被称为“饲料大王”。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陈伟南意识到,香港的潮州同乡会众多,但没有一个总会负责统筹。于是,2001年,他创建了香港潮属社团总会。
陈伟南:
  有了这个总会,对于潮州人在香港社会的地位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因为有了一个“总”的汇合。之前各类同乡会有很多,差不多得有二三十个,但没有一个“总”的汇合。你也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你。但还好大家对我还尊敬,我这一组织就成功了。
今年已经一百岁的陈伟南说,未来他还打算筹建一所潮州大学,吸引世界各地潮籍博士,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人。
来源:CCTV华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