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座山峰,让登山界无数人前赴后继,用生命去挑战!

一部进口大片《绝命海拔》让很多人重新了解了登山和世界最高的山峰。
登山,简单来说是一种考验人类体力、耐力、勇气及智慧的户外运动,而攀登世界上的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则更是勇敢者的极限挑战了。
18世纪至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登山爱好者们先后完成了阿尔卑斯山脉众多3,000--4,000米以上高峰的攀登,造就了人类登山史上“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随着欧洲各山峰的被逐个征服,欧洲登山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遥远的亚洲喜马拉雅山区和喀喇昆仑山区,他们对屹立在那里的14座8000米以上独立山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及强烈的挑战欲望。
14座8000米的独立山峰中,喜马拉雅山脉10座,喀喇昆仑山脉4座。
按照高度排序分别为:1珠穆朗玛峰,2乔戈里峰,3干城章嘉峰,4洛子峰,5马卡鲁峰,6卓奥友峰,7道拉吉里峰,8马纳斯鲁峰,9南迦帕尔巴特峰,10安纳普尔纳峰,11加舒布鲁木i峰,12布洛阿特峰,13加舒布鲁木ii峰,14希夏邦马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登山者的脚步开始纷纷踏上这些高耸接天的险峰,开始了8000米的挑战之旅。
然而,这个过程到底有多艰难呢?让我们走进14座山峰的挑战史了解一下吧。
1950年,一支法国登山队来到尼泊尔开始了对安纳普尔纳峰的征程。尽管雪崩、酷寒时刻困扰着这支登山队的前进步伐,但最终领队莫里斯·赫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队员路易斯·拉什纳尔(louis lachenal)克服了重重困难于6月3日沿北壁路线成功登顶,从而使人类的足迹步第一次站在了8000米山峰之巅。
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向导夏尔巴人丹增·诺盖站在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顶,完成了世界上第二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这也是人类首次征服这座世界最高的山峰,成为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下面罗列下14座8000米以上山峰首次登顶的部分信息:
1珠穆朗玛峰-首次登顶: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向导夏尔巴人丹增·诺盖
2乔戈里峰-首次登顶:1954年7月31日意大利登山队的里诺·雷斯德里(lino lacedelli)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achille compagnoni)。
3干城章嘉峰-首次登顶:1955年5月25日英国登山队的邦德和布朗。
4洛子峰-首次登顶:1956年5月18日瑞士登山队的卢森格尔和雷斯。
5马卡鲁峰-首次登顶:1955年5月15日法国登山队的让库泽和特雷。
6卓奥友峰-首次登顶:1954年1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的约茨勒、提奇和夏尔巴人巴桑达瓦拉马。
7道拉吉里峰-首次登顶:1960年5月13日瑞士、波兰、美国联合登山队的蒂姆伯格、塞尔伯特和那旺多吉。
8马纳斯鲁峰-首次登顶:1956年5月9日日本登山队的今西寿雄和江臻罗布。
9南迦帕尔巴特峰-首次登顶:1953年7月3日联邦德国和奥地利联合登山队的布尔。
10安纳普尔纳峰-首次登顶:1950年6月3日法国登山队的赫尔佐格和拉什纳尔。
11加舒布鲁木i峰-首次登顶:1958年7月5日美国登山队的考夫曼和舒宁。
12布洛阿特峰-首次登顶:1957年6月9日奥地利登山队的温特斯戴勒、舒姆科、蒂姆伯格、布尔才。
13加舒布鲁木ii峰-首次登顶:1956年7月7日奥地利登山队的莫拉维奇、拉茨、韦林帕特
14希夏邦马峰-首次登顶:1964年5月2日中国登山队的许竞、王富洲、张俊岩、邬宗岳、陈山、索南多吉、成天亮、尼玛扎西、多吉、云登等10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人类攀登史上不得不谈的一个人物就是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世界上第一个完攀14座8000米山峰的人。梅斯纳尔出生于意大利的南蒂罗尔,从小便于山接下不解之缘,早年间几乎爬遍了多洛米蒂山和西阿尔卑斯所有最艰难的线路。1970年他来到了南迦帕尔巴特峰,开始了8000米山峰的攀登,并成功首登rupal线路。
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于1972年和1975年接连完成马纳斯鲁峰和迦舒布鲁姆峰(西北壁,首次阿尔卑斯式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登顶)攀登,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3座8000米山峰的攀登的登山家,这巨大的成功也燃起了梅斯纳尔挑战所有14座的激情与欲望,整个70年代,他一共完成了6座8000米山峰的攀登(南迦帕尔巴特峰、马纳斯鲁峰、 迦舒布鲁姆i峰、道拉吉里峰、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登山英雄。
世界上第二位完成14座8000米攀登的是波兰名宿杰西·库库奇卡(jerzy kukuczka),虽然他在80年代的攀登成绩很突出,但还是比梅斯纳尔晚一年完成这个登山者的终极梦想:梅斯纳尔1986年洛子峰的登顶宣告了他16年14座梦想的完结,而库库奇卡1987年希夏邦马峰的登顶也意味着他梦想的实现。
  完攀14座8000米以上山峰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想法,而对于那些勇于冒险的登山者来说却有着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力,名誉、地位、声望都可以随之而来,但其背后的危险和所付出的代价却同样是巨大的。梅斯纳尔首座8000米攀登就是一个苦乐参半的故事,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却丢掉了兄弟的性命;而第二位完成“14座”的库库奇卡在试图以阿尔卑斯式再次完攀洛子峰时不幸遇难,仓促结束了他传奇的登山生涯。
总之,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攀登之旅就是一个恐惧与挑战并存的危险过程。但无论如何,这巍巍屹立的14座高峰对热爱冒险的登山者来说还是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对登顶世界之巅心情的向往都驱使着他们踏上了这个危险的旅途,他们目标明确:“这条路必须继续下去。”
一如登山界的先驱乔治·马洛里被问及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回答说,“因为它就在那儿。”这句话成为人们至今经常引用的名言。
接下来深入了解下这些让人无限神往的14座8000米级山峰:
一、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mount 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士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经纬度:27°59′17″ n ;86°55′31″ e。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
世界各国曾经公认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登山队于1975年测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种说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再次精确测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为8844.43米。同时停用1975年8848.13米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还会因为地理板块的运动,而不断长高。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处的“洛子峰”和卓穷峰,东南面是马卡鲁峰,北面3公里是章子峰,西面是努子峰和普莫里峰。在这些巨峰的外围,还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遥遥相望:东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西面有格重康峰、卓奥友峰和希夏邦马峰。形成了群峰来朝,峰头汹涌的波澜壮阔的场面。
攀登历史:
1924年,英国登山队攀登珠峰,队员乔治.马洛里(georgeleighmallory)和安德鲁.欧文(andrewirvine)在使用供氧装置登顶过程中失踪。(1999年,马洛里的遗体在海拔8150处被发现,他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失踪,因此无法确定他和欧文是否是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客观的说法是限于条件他不可能登顶)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tenzingnor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同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队员登顶,藏族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奥地利人哈伯勒(peterhabeler)和意大利人梅斯纳尔(reinholdmessner)首次未带氧气瓶登顶成功。
1980年:波兰登山家维里克斯基((krzysztofwielicki)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峰成功。
1980年,梅斯纳尔(reinholdmessner)沿北侧线路首次单人登顶。
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首次从南北两侧双跨珠峰成功。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其中6人进行了南北大跨越。
1998年,意大利人马丁(sergiomartini)登顶,完成了14座8000米级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时13年。
2004年5月30日,俄罗斯队珠峰北壁中央直上登顶成功,自1953年人类首登珠峰以来的第十六条攀登线路,开创又一新线路。
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被中国健儿带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山峰(海拔8844.43米)。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站。
二、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 mount qogir(8611m),又被称为k2,“k”指喀喇昆仑山,“2”是当时它是当时第二座喀喇昆仑山脉被考察的山峰,乔戈里山峰主要有6条山脊,西北---东南山脊为喀喇昆山脉主脊线。同时也是中国、巴基斯坦的国境线。其它还有北山脊、西山脊、西北山脊。
乔戈里峰,在塔吉克语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是地球上海拔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喀拉昆仑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地理坐标为东经76.5度,北纬35.9度。其高度在世界十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中列第二位,从北侧大本营到顶峰,垂直高差竞达4700米,是世界上8000米以上高峰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乔戈里峰东侧为布洛阿特峰,海拔8051米;依次还有加舒尔布鲁木山,海拔8068米;加舒尔布鲁木ii峰,海拔8035米。
攀登历史:
1902年,英国人奥斯卡·艾肯斯坦与aleister crowley率领队伍首次尝试攀登乔戈里峰,经过五次尝试后,仍无队员能成功登顶,或许是体能训练不足所致。
1954年,阿迪托·迪塞奥带领一支意大利登山队向峰顶出发,队中2人里诺·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在7月31日成功登上峰顶。
1979年,梅斯纳尔率领一支6人的队伍试图从南南西脊(被他称为魔鬼路线)攀登,但他很快意识到该路线对高山协作相当危险,再加上几个成员的呕吐症状,梅斯纳尔决定改由传统路线并与迈克·戴克尔共同登顶。
1981年,大谷映芳和塞波登顶。
1982年,日本山岳协会的一支登山队首次从乔戈里峰中国境内的北坡成功登顶。
1986年,共有14人登顶。旺达·鲁克凯维茨成为第一位登顶的女性,丽莉恩·白瑞德是第二位,丽莉恩与他的丈夫共同冲顶。但在下撤时死于非命。括勃奈特·钱慕斯,创下了仅用了23小时登顶的纪录,琼斯夫·利克思斯基则是第二次登顶,到今天为止,琼斯夫·利克恩斯基是两次登顶k2的记录保持者。
1993年,共有16人登顶,布瑞顿·琼恩斯·帕瑞特和美国人丹·慕斯沿西脊路线创下了一次壮举:从突击营地直接突击登顶并返回,仅用了32小时。
2004年,作为中国的第二高峰,在整个20世纪内,未有中国人成功登上乔戈里峰峰顶。直到2004年7月27日西藏登山探险队于当地时间6时50分(北京时间9时50分)成功登顶。这次成功也创造了3人同时登顶13座海拔8000以上高峰的中国登山新记录。
2008年8月2日,17名登山者从巴基斯坦一侧登顶返回时遭遇雪崩,当中11人遇难,成为乔戈里峰登山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
2012年7月30日,杨春风与其队友张京川及饶剑峰沿南坡登顶成功。这是首支中国民间登山队登顶成功。
2014年7月26日下午2点15分,罗静成功登顶乔格里峰成为第一位登顶的华人女性。
三、干城章嘉峰
干城章嘉峰,kangchengjunga,又叫“金城章嘉峰”、“康章忠格峰”,峰名kanchenjunga原出藏语的四个字,通常翻译为kang-chen-dzo-nga或yang-chhen-dzo-nga,在藏语和锡金语中为“雪中五宝”,这从它有五个峰顶而得来的,并且其中四个峰顶高逾8450米。东经88°09′01″,北纬27°42′09″,海拔8586米,为世界第三高峰, 1955年5月25日,英国登山队的g·班德、n·哈迪、j·布朗和t·斯特里塞尔四人首次登上顶峰。
干城章嘉峰位于尼泊尔和印度锡金的边界,世界第三高峰,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东的一座,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干城章嘉都有着宽阔巨大的山体,由四个不同的峰顶组合出的巨大山块。分别是8586米的主峰、8505米的雅兰康峰(yalungkang,又译作雅龙刚峰,亦称为干城章嘉西峰,主峰以西1500米),8476米的达兰康峰(talungkang,又译作达龙康峰,即干城章嘉南峰,亦称第二干城章嘉峰,距主峰1423米)与8496米的中央峰(亦叫第三干城章嘉峰,主峰东南880米,南峰西北600米)。还有一座为泽木峰(zemu kang,又译作热姆峰,7730米,位于主峰东南3159米、南峰东南1948米)。
攀登历史:
1955年5月25日,英国登山队开创雅龙冰川-西北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