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车辆的日益增多,一些不文明驾驶行为不断触及驾驶员的底线,“路怒”情绪逐渐成为了部分车主的通病。开车骂人、胡乱变线、强行超车、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加速超车、攻击性驾驶……这些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困扰着驾驶员和行人。
行车中的路怒者
近日,市民陈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就遇到一位“路怒”司机。当时他乘坐的9路公交车在工业西路行驶,突遇前方有一小车停滞在道路右侧挡住了后方公交正常通行,前方车辆迟迟不动,公交司机按捺不住,对前方车主破口大骂,并长鸣喇叭催促直至其驶开。
随后,公交车继续前行又遇一辆轿车在路中间随意调头,导致公交车急刹,这再次触发了公交司机的敏感“神经”。该公交司机对前方车辆长鸣喇叭将近两分钟,并对该车主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大声唠叨,刺耳的喇叭声和谩骂声让乘客听着很不舒服。
对于上述情形,相信很多市民出行时都遇到过。
市民小蓝也告诉记者,他开车最怕堵车,就算自己不是很赶时间,也会莫名其妙地烦躁,心中憋火,有时也会按几下喇叭发泄一下。“我没感觉自己有‘路怒症’,但朋友说我开车跟平时判若两人,不仅情绪亢奋,而且经常用脏话骂人。后来听专家说,这也是‘路怒症’的表现。”
路怒情绪的原因
此前,开“斗气”车滋事的报道也频频出现。路怒缘由何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市民认为“路怒症”是因为不文明交通行为产生的。
市民黄志鹏表示,道路交通堵塞和不文明驾驶行为是触动自身路怒情绪的最大因素。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压力大,产生急躁、焦虑和攀比的心理也是导致路怒情绪的重要原因。
市民张力表示,大部分“路怒”行为都包括了“造怒者”和“路怒者”两方,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些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等容易引发“路怒症”现象的人就是“造怒者”,他们的不文明行为才是产生“路怒症”的主因。只要每位驾驶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有守法意识,就不会引发其他司机的愤怒。
韶关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廖素群表示,“路怒”属于一种情景式行为,是驾驶者常见的情绪焦虑问题。驾驶者一旦脱离所处环境,路怒情绪便会立刻得到缓解。她认为,路怒情绪的引发也是多方面的,赶时间、塞车、工作生活中遇到一些不愉快事情等都容易引起。
更应注重车德培训
在外界客观因素无法得到改变的情况下,该如何缓解路怒情绪,给自己的内心降降温呢?
廖素群告诉记者,缓解“路怒症”情绪,可以经过疏通和调节来缓解,最好的办法是做深呼吸,让自己的心跳慢下来。其次,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在车上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放一瓶香水或小花以及家人的合照,给自己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车内环境。再者,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出门前自身要有一个心理预估和判断,对道路中随时出现的突发情况充分预料,这样可以避免超出心理期望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此外,消除路怒症,更应该加强车主的规则意识和车德培育。张力认为,很多人开车就看哪个更快,对规则缺乏认同。发达国家有上百年的汽车文化的积淀,可在中国,汽车进入千家万户才几年。所以,培育车德,进而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汽车文明,才是远离“路怒症”的治本之策。
市公安局浈江分局交警大队四中队队长蒋东升也认为,道路安全顺畅需要大家共同自觉维护,这个是缓解路怒情绪的有效方法。作为公共交通道路的使用者,驾驶员应树立正确、健康的“驾驶观”,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以及行车素养,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养成文明驾驶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来源:韶关新闻网
争夺生存资源焦虑症,手快有手慢无,素质不能当饭吃。
那些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等容易引发“路怒症”现象的人就是“造怒者”,他们的不文明行为才是产生“路怒症”的主因。只要每位驾驶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有守法意识,就不会引发其他司机的愤怒。
还是得有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