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味---流动着的温度与情感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人们已经不太有耐性去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阅读长篇的文字了。前些年微博的流行也是当时挑战了博客的痛点。微信的开始更大程度的将发图的便捷性推到了更高的高度。昨天有位朋友又向我提起我的文字的长短,虽然,我一直认为能仔细品味文字的人才是我的读者。我一直期望用文字的魅力去诠释一个产品的四维想象力。一个美食本身的好坏只用了人类生理机能"五觉"中的一种,“味觉”去感受。如果能加上“感觉”层面,那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将变的更多更多。不过,按我们吴大厨的经典语录说“男人要听劝”!我还是尝试着写的短一点吧!
最近沪、嘉等地出现了某个主打流沙包的品牌包子连锁店。就在我准备前往尝试的时候,看到朋友圈一位餐饮大咖严同志的品尝报告。看了以后,我暗暗庆幸幸我还没去吃,至少可以留一些对这个品牌的遐想。但没吃是没吃,这流沙包的情怀算是打开了。我这日思夜想,辗转难眠,我纠结啊!我可是在减肥啊!我今年目标是150斤的帅哥啊,而且两位尽职的减肥监事每天不间断的用各种方式督促我的表现!怎么可以这么没原则的说吃就吃啊!
好吧,我承认我是个没底线的人;我承认我在旧社会或许会成为二鬼子;我承认吃一顿流沙包是不会胖几斤的。那我就去尝一尝我惺惺念念的菠菜流沙包吧!既然只能吃一个,当然要吃最地道的。在本地,能入我法眼的还真的只有玉膳房的“菠菜汁流沙包”。因为他家的流沙包那才是流动的液体咸蛋黄阿!
说到流动,我吃过不少流沙包,按照我外行的理解,能做到流动的馅料,应该是好馅料。因为:
1、馅料纯净,没有因为成本关系而添加的其他凝结物。
2、咸蛋黄研磨的够细腻,使得其颗粒之间有较高的光滑性,这口感一定滑顺。
3、咸蛋黄本身的选料精致。咸蛋黄因为腌制周期不同,其色泽、油脂性、香味都不同。如果选料不好的话,高温加热后是无法达到"丝般感受、浓滑绵密"的。
没多久。一份翠绿中带有高光的菠汁流沙包端了上来。小小的笼架里,稳稳的坐着三个"小胖子"。我用手直接拿了一个出来,指尖传来的是微微的弹力。它小巧,诱人,真有古诗里所写"盈盈一握楚宫腰"的感觉。我轻轻的用手指稍稍用力一撕,一"片"外皮就被撕裂了下来。透过撕口可以看到里面。面团在高温蒸煮后受到热气吹捧,细胞间被均匀的撑开,形成了有弹性的基础空间。这一小段外表皮,在嘴里能感受到柔软甘甜。这是美好口感的前奏。我迫不及待的小小咬一口,给这个流沙包"开窗"。这一小口下去粘连着金黄色咸蛋黄液体的面团,在嘴里反复翻滚着。"鲜、咸、香、糯、润、滑、柔、甘",多种味觉体验带来的美好,是那么来的突然。这让我有些局促,有些一丝紧张,有些快乐。在思绪蔓延的此刻,一不小心一滴滴蛋黄液体已经悄悄的流了出来。这是耐不住寂寞嘛?还是想马上出来表现一下?
哈哈,快到嘴里来吧!
一个流沙包,简单到纯粹,以至于我还来不及回味已经没有了机会。好吧,我依然要遵守我的诺言。就一个吧,留着一丝怀念。
看了文章后肚子又饿了
手机发不出图片吗?我发过可以啊
发不出来啊!就昨天预告可以发。之前也一直不行
好奇怪就是看不到图
无法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