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仪式感留人,这个公司有料道!

上周,应朋友之邀,到他的公司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发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独树一帜,尤其是在员工归属感和行动力建设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
这是一家智能软件研发、智能硬件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成立三年,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公司员工近200人,其中5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30多人的市场运营和销售团队,100多人的制造技工和普工。由于是高科技型企业,所以公司拥有一批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并且,35岁以下年轻人占绝大多数。
按照一般理解,包含制造业务的科技型公司员工跳槽率和流失率应该会占一定比例,且不说普工的流失率,近年来珠三角经常会遇到招工难的问题,并且由于工厂之间的相互挖角,技工的跳槽率也很高,更不用说被众多公司眼红的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人才,往往是各猎头追逐的对象。
然而,在和该公司hr经理交流的过程中,却惊奇地发现,该公司成立三年来员工流失率几乎为零!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一番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和我们以往经常提倡的“家文化”、“感恩文化”不同,该公司员工文化的建设做出了情怀,做出了情调,有时甚至别具一格,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简单来讲,就是企业文化做出了仪式感。
比如说,某车间员工结婚,该公司的安排简直比普通的亲戚还周到,不仅仅提供婚假,在员工结婚当天,会收到公司送出的创意礼物和祝贺电报,员工休假回到公司的第一天,会有公司组织的单身员工集体贺卡……
又比如说,在员工生日当天,会有公司送出的生日蛋糕,以及整个部门为你开的20分钟生日派对。
前短时间,我还到一个另外的科技公司,发现这个团队有个缺点,就是员工穿着混乱,看着就不像精英团队,一周也不开一次会,直接在群里一说,就各干各的了。
然而,在这家公司,所有的员工虽然不是统一的着装,但是,各个部门的着装却是统一的,比如,技术人员喜欢穿t恤,公司就给技术部门统一设计和定制具有文化品位的t恤衫;市场和销售部门必须商务着装,公司统一设计制作衬衫和西服。
心理专家表明,你穿的衣服是可以左右你思维的。职业装能让你表现的更职业,技术人员的文化衫能体现出他们的信仰,市场人员的商务装能体现他的专业性和礼仪,设计师的另类服装能让他们散发出持久的创意。
这个公司开会,也充满仪式感。从会议通知开始,会议的准备、发言、坐席、茶点、ppt、会议材料、会议记录、会后跟进等,都有专人安排妥当,因此每次会议都相当高效。
那么,为什么说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仪式感?在企业经营中,仪式感作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虽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是它更多时候代表了一种心理暗示,是指在做某件事时特别注重程序、形式、以及外观对事情结果所起的作用,以此让人产生一种神圣感与严肃感。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仪式真正目的不在于做哪些动作,而是在于通过仪式促成的状态和心理的投射。
首先仪式感是一种精神上的礼仪。在职场中,很多时候饱满的仪式感对员工而言就像一针强力的鸡血,让员工感觉到成绩得到了认可,有被重视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给予员工怎样的福利待遇,“仪式感”都不能被忽略,仪式的存在是为了更加强化和升华这些活动的意义。
其次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在企业文化中,完成这些仪式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自己心理暗示的过程,这种自我暗示是一条明确的分界线,将过去与未来进行划分,一旦完成了充满仪式感的行为,这种提示能让自我发生变化,将自己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专注能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状态。
再次仪式感能够让我们学会尊重和建立规则。人人都向往自由,而看到限制,才是真正的自由,企业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制度来建立界限,同时也可以通过仪式感。通过这些庄严的仪式培养员工的敬畏心和懂得尊重规则。
当你像什么的时候,就会慢慢变成什么,这就是仪式感的作用。仪式感就是做个样子,像那么回事儿。虽然最初开始做仪式感会觉得有些形式主义,但只要做下去,就会发现其实这是一种定向引导,这种仪式会让你的企业形成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可以带来专业认同度与信任度。
所以,在企业文化中,增加一点小情趣、小创意,来点形式,反而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