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估值30亿的“影视圈黑马”小马奔腾公司,在10月3日,被冉腾(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总计1.55亿元拍得,成为了小马奔腾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京东网司法拍卖披露信息显示:冉腾投资的出价一锤定音,以3647万元(人民币,下同)的价格拍得小马奔腾9.6%的股权,以1.19亿的价格拍得小马欢腾66.67%的股权。拍卖成交后,冉腾投资分别以66.67%和54.93%的股权占比,成为小马欢腾和小马奔腾的控股股东。
小马奔腾为何没落?
曾一度制作了《无人区》、《黄金大劫案》、《匆匆那年》和《我的兄弟叫顺溜》、《甜蜜蜜》、《龙门镖局》等知名电影电视剧作品,小马奔腾公司是如何落得如此境地的?
2011年3月,小马奔腾以7.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创下了当时中国影视业融资记录。而融资的领投方建银文化为保险起见,与小马奔腾当时的实际控制人李明、李莉、李萍签下了一份“ipo对赌协议”:若小马奔腾未能在2013年12月31日前实现合格上市,建银文化有权要求上述三方中的任意一方一次性收购建银文化所持小马奔腾股权。
在公司准备上市的过程中,创始人李明因病身故,最终上市未果。
小马奔腾创始人李明
对赌有风险,影视收购难
影视行业本来就是一个对资金极度饥渴的行业,制作或投资影视作品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大笔投资额对于影视公司的吸引力,远不是一个对赌协议能打消的,对公司发展的渴求,通常让创始人不得不接受对赌协议。但是如果运气不好,便会落得小马奔腾的下场。
影视公司的对赌不止限于此,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人以高溢价收购明星工作室或明星开设的影视公司,并签订业绩对赌,来捆绑明星。
比如唐德影视以4亿收购爱美神51%的股权时,与范冰冰签的对赌协议是两年内业绩达到5.19亿。而这家公司注册成本只有300万,成立还不到一年。
范冰冰
据统计,大部分影视公司的收购溢价大多在10倍—20倍之间,但其中很多公司都只是明星们的“壳”,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估值本质上都是基于明星股东的盈利能力来判断。这种估值方式明显存在合理性和高风险性的问题,所以屡被证监会叫停,收购难度增大。
华谊兄弟收购冯小刚的东阳美拉影业时也签了业绩对赌协议。原定国庆上映的《芳华》因故撤档,冯小刚能否完成对赌是个未知数。一般来说,签了对赌协议后,净利润未能达标的基本都会由股东补齐。
ipo更难
比起被收购,自主ipo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显得更难。2017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电视剧、电影公司ipo成功过会。整个影视行业中,目前只有横店影视、金逸影视两家院线公司成功过会。
影视公司还有别的生存之道吗?
影视行业资产轻,回款慢,因此,即使登陆资本市场困难重重,也依然需要不断尝试。
完美世界今年3月以5亿元现金收购嘉行传媒10%股份,虽然溢价较高,还受到了浙江省证监局质询,但收购本身是以自有资金进行,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所以最后还是成功了。
据统计,目前a股中影视公司正在进行的比较受瞩目的收购重组案还有3起正在进行中,当代东方收购永乐影视、万达电影收购万达影视和文投控股收购海润影视。
小巴福利免费领取哟~~
点此免费领取干货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