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整理:红豆财商教育工作坊
2015年“斜杠”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标榜自己为“斜杠青年”,具体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一群人。譬如:小明,拥有作家/导游/摄影师三重身份,他就可以称为“斜杠”。
斜杠拥有多重身份,也就意味着会有多重收入,这也是很多人希望通过多重身份挣更多的钱,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而当我们拼命发展副业,期望实现多重收入时,如果不好好盘算下,我们挣副业的钱可能是要贡献给税负了。
所以,今天就聊“斜杠青年的多收入来源,要如何筹划合理避税的问题”。
斜杠青年的多重收入来源,无论是从事设计,咨询,新闻,翻译,演出,广告,技术服务等税法规定的28项劳务报酬所得,或者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用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面临以下的征税条款: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减除800元;
4000元以上,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使用比例税率为20%;
对于一次劳务报酬所得收入很高时,税率比也会提高。
一般不超过2万时,税率比例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万至5万时,税率比例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超过5万时,税率比例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而筹划斜杠收入合理减税负的杀手锏,就是采用“分项计算劳务报酬所得”。具体怎么理解,还是继续举例说明:
小明是一名斜杠,某月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活动多向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一套工程图纸,获得劳动报酬2万;给某家外资公司兼职10天翻译,获得1.5万;给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获得3万报酬。
方案一:不筹划。
采用将各项收入累加计算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额为(2万+1.5万+3万)*(1-20%)=5.2万;
应缴税额为(5.2万*40%-0.7万)=1.38万元。
方案二:筹划。
由于收入不是一项所得,而且不是连续取得的收入,可以采用“分项计算”。
设计费应纳税额=2万*(1-20%)*20%=3200元;
翻译费应纳税额=1.5万*(1-20%)*20%=2400元;
技术费应纳税额=3万*(1-20%)*30%-2000元=5200元。
总共纳税额=3200+2400+5200=10800元。
而经过筹划后,方案二比方案一要少缴3000元税款。
另外,还可以通过“支付多次的方式筹划”,对单次劳动报酬很高的情况,继续减税负。
譬如,在方案二中,小明可以与技术公司商量,3万酬劳可以分成两月支付,每月支付1.5万。
筹划后,该项收入缴税为4800元。通过支付多次的方式,又可以减税400元。
以上,是今天针对多收入来源的税收筹划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各位斜杠青年。努力多挣钱的时候,也请记得要走心,如何才能把更多的钱装进自己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