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62%韶关市民遇到过网购纠纷


为了解韶关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消费方面的综合情况,以及现实与需求间的差距,进而倡导经营者在网络经济时代增强责任意识、诚信经营,近日,韶关市消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线上线下网购情况问卷调查,共获1856份答卷。调查数据显示,其中有62%的市民遇到过网购纠纷,77%的市民遇到购物问题后选择不同途径进行消费维权。
  消费者网购趋于理性
  据了解,本次调查人群包括韶关市各区、县、乡镇各类消费人群,对其平均每月在网购方面消费的金额、选购哪类产品、是否发生过消费纠纷等8项内容进行线上线下同步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网购消费主力军集中在18到35岁,达总调查人数的68%。对比往年数据,18岁以下和35岁以上的消费者有所增长,农村、县城的网购发生率迅速上升,但介于物流的压力,变化幅度不算十分明显。可见近年来随着手机端成为消费终端,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网购大军”中。  
  调查发现,每月网购消费500元以下的占76%,500元以上的占24%。消费者网购总体趋于理性,多数在网上购买的是中低价位商品。记者随机采访答卷市民,有市民表示,一般低价位日用品、装饰品、数码配件等会选择网购,而大型电器、金银首饰则会选择在实体店试穿、试用后购买,避免网购引起的纠纷难以处理。
  价格优惠是网购首要原因
  省时、金钱成本低、方便依然是消费者选择网购的首要理由。调查显示,有46%的市民因产品价格优惠选择网购。记者向在调查问卷中勾选“款式更新颖”选项的市民了解情况,其表示常通过电商网站来了解、购买数码电子产品,不仅方便快捷,也能更快地了解新产品。勾选“方便快捷”的市民则提到,网购货物被直接送到家门口非常方便,可以避免实体店购买遭遇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  
  此外调查分析发现,因二胎政策的实行,选择网购母婴用品的市民人数较往年大幅增加。用于新生儿的产品消费占比走高,可知近年来网购的总体公信力有较大提升,而偏向女性消费者的项目占有更大的市场。
  77%市民会进行消费维权
  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市民中,有62%的市民在网购中遇到过不同程度的消费纠纷,77%市民会对不满意的网购进行消费维权。记者随机采访问卷参与者发现,纠纷规模普遍较小,大多是由于网店客服差、物流效率低引起,其次是由商品本身质量引起。  
  部分参与调查的市民反映,常会受到网页商品图片、文字等消费诱导,收到商品后发现货不对板、质量差。对此,市消委工作人员分析,有市民存在以低廉的价格购买高质量商品的侥幸心理,“消费者网购时还需提高对商品价值的认知,消除以50元买劳力士的侥幸心理,以防上当受骗。”  
  市消委会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市消委会致力于建设诚信网购的消费氛围,相对往年“投诉无门”的情况已经有明显好转,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学会找客服、找消委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市消委会支招网购维权
  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下人群普遍有着自控能力较差、对商品的识别度有限、消费能力较弱的特点,容易因监护人的疏忽发生消费纠纷;而35岁以上的消费者则普遍存在网络安全意识较弱、消费能力强的特点。市消委会认为,这两类人群都容易成为网购诈骗的目标,需在网络诈骗识别和大宗消费引导方面加强宣传力度。  
  有62%的受访者表示,遇到消费纠纷时会第一时间找商家协商,协商解决不了的也会寻求相关部门帮助。大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消费者希望网络消费环境能得到改善,消费者合法权益能得到维护。  
  对于网络消费,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对要购买的商品需货比三家,最好是事先在本地正规商店或超市了解商品的质量与价格。贵重商品尽可能在实体店购买,可以直接在当地解决售后退换货、维修问题。如果要在网上购买,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向正规、声誉好的网店购买。收到实物后一定要仔细检验,验收合格后再付费。  
  同时,在网购消费时要向经营者索要凭证,如发票、保修卡等,以便在商品出现问题时进行维权。此外,商品的保质期和保修期都有时间限制,消费者投诉有效期也有时间限制,超过时限消费者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市民要及时使用购买的商品,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投诉。
来源:韶关日报